鲁迅先生有段名言:
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
大抵如是。大抵!
金庸的《笑傲江湖》里的故事,几乎就是这段话最生动的注解。
曾经阔气的华山派挖空心思要“复古”,正在阔气的少林武当费尽心机但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过的嵩山派拼了命想要搞“革新”。
大致上来说,这就是《笑傲江湖》中正教中你争我夺,明攻暗算的主要原因。
华山派不但是主角令狐冲出身所在的门派,也是金庸笔下“伪君子”形象刻画的最成功的岳不群掌管的门派。
所以这个门派的故事背后蕴含意义,对很多人来说是最深刻,也最值得反思的。
曾经阔气的华山派华山派不仅是五岳剑派曾经的“盟主专业户”,甚至在原著中五岳剑派的联盟也是因华山派而结盟的。
简单的说,就是华山派曾经有两位叫岳肃和蔡子峰的“江湖间谍”,他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得知福建南少林红叶禅师手里有本《葵花宝典》。
于是,这二位就以华山派对南少林进行友好江湖访问为幌子,暗中偷录了《葵花宝典》的副本。
但华山派毕竟不是军情六处,岳肃和蔡子峰也不是007。(其实他们俩加起来更像250。)
对于这种溜门撬锁,偷拍机密文件的事情,他们俩勇气可嘉,但技术方面却严重不足。
以至于他们两个人分工合作偷录的《葵花宝典》,回到华山派之后各自偷录的前后两部分居然无法互相结合验证。
这本来就已经够尴尬了。
然而更尴尬的是南少林红叶禅师发现了《葵花宝典》被偷录以后,派自己的徒弟渡元去华山派劝说岳肃和蔡子峰,说《葵花宝典》威力虽然很大,但命根浪费严重,太黄太暴力,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武功。
然而这个渡元却凭着自己高超的演技,在华山派上演了一出“碟中谍”;借向岳肃和蔡子峰讲解《葵花宝典》的机会,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偷录走了华山派的《葵花宝典》副本。(后渡元还俗为福威镖局创始人,偷录的武功也就是林家的“”辟邪剑法”。)
岳肃和蔡子峰被渡元和尚耍了还不算完,他们手上有南少林《葵花宝典》副本的事情,还传到死敌魔教的耳朵里。
魔教直接齐聚十张老,大举围攻华山派,不但抢走了《葵花宝典》的副本,还把岳肃和蔡子峰都打成了重伤。
五岳剑派其他的四派,就是看华山派被揍太惨,才同仇敌忾的成立了五岳联盟,同气连枝的对付魔教。
岳肃和蔡子峰这一波“跨界”的间谍行动,对华山派造成的损失虽然严重,但也为华山派的武学注入了“新鲜血液”。
他们根据各自对《葵花宝典》的理解,创建了华山派的剑宗和气宗。
因此华山派在遭受魔教的重大打击之后,不但没有衰落,实力还在相当长一个时期迅速攀升。
凭借着高手众多,剑法高超,华山派理所当然的成为五岳剑派之首,“盟主专业户”。
但好景不长,在外敌的威胁解除之后,华山派很快就因为剑宗和气宗的理念之争,发生了严重的内讧。
华山派衰落的根源提起华山派的衰落,大家的第一反应通常都是“气剑之争”。
其实,这是一个“坑”,金庸式巨“坑”。
金庸与其他的武侠小说作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他把“春秋笔法”运用的炉火纯青,隐喻、暗喻、留白玩的飞起。
但大家的思维习惯却都是以先入为主的,在知道是这样之后,很少去想为什么会这样?
华山派衰落的根源就是一个很好例子。
我们都知道华山派的衰落是因为“气剑之争”,可是为什么华山派会发生“气剑之争”,别的门派就没有类似的争端?
“嵩山十三太保”中钟镇人称“九曲剑”,邓八公号“神鞭”,费彬人称“大嵩阳手”。
他们也是同一个门派师兄弟,在武功的侧重方向上,远比华山派重气重剑的差异更大!为什么嵩山派没有掌剑之争或鞭剑之争发生?
少林派更有“七十二绝技”,连掌门方证大师都学不齐,为什么他们不会因为哪一项绝技更能代表“少林正宗”而大打出手?
华山派衰落的根源,其实也是“气剑之争”发生的根源,那就是华山派虚伪狭隘的武学观念。
古语说的好:殊途同归。
练成上层武学的方式本来就是各式各样的,每个人的个性体质不同,适合的练功方式也不可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