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清初名臣,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百姓评价为“于青菜”“于青天”,康熙皇帝更是给予他“天下第一廉吏”的高度评价。
于成龙虽然官大权大,但生活却更加艰苦。他带头实践“为民上者,务须躬先俭仆”。去直隶,他“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在江南是“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江南民因而亲切地称他作“于青菜”。总督衙门的官吏在严格的约束下,“无从得蔬茗,则日采衙后槐叶啖之,树为之秃。”他天南地北,宦海二十余年,只身天涯,不带家眷,只一个结发妻阔别二十年后才得一见。他的清操苦节享誉当时。于成龙生活虽然在封建王朝官场,却能够坚守“出淤泥而不染”的操守和理念,像一朵圣洁的莲花盛开在百姓的心中。他平时自甘淡泊,清正廉洁,节俭清苦、简朴出行、秉公办事,与老百姓忧乐与共。在罗城六年,他布衣草鞋,把自己完全融入当地民众之中。临别罗城,出现了百姓追送数十里,哭而还的感人情景。他没有当官的架子,做官的排场,他心中装着百姓,百姓的利益高于一切。他舍死忘生,为百姓日夜操劳,乡间问贫、田间耕作、深入匪巢、缉捉盗贼、平反冤案、救助孤儿。他自己长年忍受离母别妻抛子的生活和精神孤独,从山西老家乡下到广西罗城上任七年,随后升调湖北黄州,十多年没回过一次老家。他老母思儿心切,叫孙子走了两月步行数千里去湖北看望他,但他整天忙于公务,儿子也只住了几天就回山西。他两袖清风,无东西可让儿子带回去给老母和妻子。于成龙于任上病逝,人们在他的寝室看到的只是“青灯布幔,冷落菜羹”,“故衣破靴,外无长物”,故被康熙皇帝褒誉为“天下廉吏第一”。据说,康熙皇帝十分敬重于成龙这位廉洁的老臣,有一次他亲自召见于成龙进京觐见,当时年轻的康熙皇帝亲自搀扶于成龙就座,他见于成龙如此级别之高的官员还穿着朴素的朝服,甚至朝服上还打着补丁,康熙皇帝感激涕零。他亲手赏给于成龙黄马褂一件,让他在宫里穿上,并让于成龙住在宫里和其彻夜长谈国事。这足见康熙帝对于廉吏的器重,和对于官员廉政的倡导和重视。于成龙虽然是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但其廉洁从政、一心为公的精神,对于我们的学习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