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杨绛说:
“人这一生,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
深以为然。
人活一世,匆匆不过百年。
但人生最后能活成什么样,决定权在每个人自己手中。
在小说《蝲蛄吟唱的地方》中,基娅跟随家人在海滨荒凉的湿地生活,后来家人陆续离开,基娅一个人艰难求生,成为“文明社会之外的野姑娘”。
蔡斯家境优渥却是个花花公子,一边对基娅死缠烂打,一边和别的姑娘订婚,最后因偏执傲慢和对*的追逐丢掉性命。
泰特深爱基娅,外出求学归来和基娅重修于好,从此不离不弃。基娅也在泰特的帮助下读书、识字,最后成为一名湿地生物学家。
这3个年轻人之间爱恨交织的故事,不仅展示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选择,更向我们揭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
追求享乐,放纵*
衣食住行,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但如果过于依赖“大房子”和“小汽车”,甚至放纵自己沉迷私欲,并不是好事。
正如有句话所说:
“被*所束缚,会觉得生命很可悲。”
蔡斯·安德鲁斯就是这样一个人。
家境殷实和父母宠爱,养成了蔡斯喜欢物质享受、纵欲无良的个性。
少年时,他就得以骑着最拉风的自行车——红色的座椅、铬黄的车把,在镇上穿梭,长大后则开着游艇,追逐在姑娘的身后。
而他所做的一切喧闹的事情,都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女人的征服欲。
图源: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剧照
蔡斯特别喜欢撩拨漂亮姑娘,镇上的治安官这样形容他:
“到处勾搭,结婚前这样,结婚后还这样。”
所以,当花花公子蔡斯见到长大后亭亭玉立的基娅时,就开始想方设法得到基娅。
油嘴滑舌的蔡斯把基娅当作猎物,引诱她,欺瞒她。
他用口琴送音乐给基娅,许下结婚和送沙滩上的两层小楼的承诺,还说基娅她是属于自己的贝壳女孩。
然而占有了基娅后,他却瞒着基娅与另一个女孩成了家。
即便在婚后,他依然不放过基娅,试图暴力侵犯她。
满脑子只有物质享乐和征服欲的蔡斯,最终因为纵欲过度丢掉了年轻的性命。
德国戏剧家歌德说过:
“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就永远是一个奴隶。”
当你为了满足短期的*和快感而放纵私欲时,风险就会躲在你看不见的角落,给你致命一击。
真正能成为人生分水岭的,从来不是物质层面的高低,而在于精神层次的修炼。
毕竟,人活着总要追求点什么,才不枉来这人间走一遭。
图源: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