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莲告状第10个年头的时候,命运,给了她第二次转机。
这一年,她见年年告状没有结果,有一段差点疯了:
她出门见人说话,语无伦次;见到她的人,说她神经了。
她的女儿也10岁了,也觉得她疯了,晚上不敢跟她睡觉一起,吓得跑到邻居家去睡觉。
这个时候,她自己也看到靠告状改变结果的希望微乎其微,告状,更多的只是一种虚假的自我安慰。
她完全借此放下执念,不再去考虑上访的事。
她可以凭借她的聪明才智,做点经营,或者再养上几头牛和一些猪,操持好家庭,让她的女儿感受家的温暖、母爱的温暖。
最重要的是,她人长得依然漂亮,还能够找到合适的对象,成立一个家庭,热乎乎地过生活。
遗憾的是,她当时竟然从她养的一头牛的“点头”上,误认为那头牛同意她告状,这才又重新鼓起了告状的勇气。
不过,命运也是不忍伤害更多人的,它又悄悄地给了李雪莲第三次机会。
自高中时就开始追求她的赵大头,有机会成为她的丈夫。
李雪莲第一年去北京告状时,人生地不熟,是在省驻京办当厨师的赵大头帮了她。
赵大头还兴致勃勃地专门请假,带她到北京逛景点。
后来,赵大头50岁退休后回到县里,他的老婆也因癌症去世。
这个时候,赵大头终于向李雪莲表白了心思,李雪莲也同意了。
两个人兴奋地游泰山、去曲阜,幸福地感受人间美景。
没想到的是,李雪莲却无意中从赵大头的电话中听到,赵大头和她结婚,劝她不再上访,是和法院的人有交易。
赵大头想和李雪莲结婚,最重要的不是受到儿子的逼迫,想由临时工转为正式工,而是赵大头真的喜欢了李雪莲半辈子。
但李雪莲,却再也不相信赵大头了。
当赵大头向李雪莲承诺只要能和她结婚、什么事情都不管的时候,李雪莲却恨不得*了赵大头。
她对赵大头说:
赵大头,没这事,我不告状;有这事,我还得告状;当面逼我我不告状,背后这么算计我, 我一定要把你们掀个底朝天。你去打电话告密吧,这回不鱼死网破,我不叫李雪莲!
不知珍惜眼前人的李雪莲,终于将她所有的幸福之路,给堵死了。
有些时候,回头才是岸。
就如有人说:
有些时候,明明感觉很累了,却还是要固执地支撑,固执地顽抗。
那些没有意义的人与事,就统统放下吧!还能固执给谁看呢?一个人的固执,看似是牢固的盾甲,其实伤的是自己的心。
与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人生
离开赵大头后的李雪莲,真的千里迢迢赴北京告状了。
哪成想,她在路上大病一场,差点丧命。
病刚刚好时,她得知秦玉河因车祸意外去世了。
她一开始是不相信,接着是破口大骂,说秦玉河害了她一辈子,一声不吭死了,剩下所有的事,都永远无法说清了!
这个一辈子都和前夫死磕的人,当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上访告状,追寻所谓的“真相”的时候,感觉生命已没有任何意义。
一直以来,她都是活在自己的想象中。
想象别人听说秦玉河诬蔑她为“潘金莲”后自己的羞耻,想象自己告不赢状会遭嘲笑,想象被赵大头“骗身”后会成为人们的笑谈。
她还想象,像她这样一辈子被人耻笑的人,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她在一家桃树林里上吊寻死时,被桃树林的主人及时救下。
这位桃树林的主人还意味深长地说:
“别在一棵树上吊死,换棵树,耽误不了你多大工夫。”
20年间,与其说李雪莲是在告别人,倒不如说,她是在告自己。
她就是企图用半生时光都要在一棵树上上吊的可笑之人!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学会和过去和解,学会和自己和解。
正如小说《无声告白》中所说:
一切的苦难都会过去,学会和自己和他人和解,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
是啊,人的一生,并不长。
别太计较别人怎么想怎么看,你过的,只是自己的生活。
无论多么糟糕的事,别太计较在心里,别总与人过不去。
与自己和解,与过去和解,才能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