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玉清绝对是真·宝藏男孩,哪怕已经正式封麦,江湖上依然到处都是他的传说。 (视觉中国/图)
费玉清绝对是真·宝藏男孩,哪怕已经正式封麦,江湖上依然到处都是他的传说。
最近,一首极具中国风的老歌《一剪梅》突然在欧美火爆,《一剪梅》在spotify芬兰榜上排行第二,在挪威、瑞典、新西兰等国家的排行榜上也跻身前三,再次登上“神曲”宝座。
一首37年前流行的老歌,怎么会突然墙外开花?费玉清本人和其经纪公司也没有宣传、推广的需求。一切还要从一个叫蛋哥的特型演员说起,在2020年1月6日,他在国内的短视频平台上上传了一段在雪地里哼唱着“雪花飘飘,北风萧萧”的视频,获得了320万 的点击量,此后,不断有网友把该视频海外多个社交平台上。
刚开始爆红,大家只是看个热闹,毕竟蛋哥人如其名,头型确实比较鬼畜,后来网友们开始问:“歌词到底是什么意思?谁是原唱?”这一问,就让网友们挖掘出《一剪梅》和费玉清这个大宝藏,对歌词的意境更是惊为天人,激发了网友进行同款创作,歌词的拼音“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席卷社交网络。一群老外们皱紧眉头,对着镜头深情地用中文唱着“雪花飘飘,北风萧萧”,或者拉着小提琴给费玉清的原唱配乐,还都挺像模像样的。随着这些境外大V的转发和再创作,蛋哥和《一剪梅》彻底火了。
但细心的中国网友发现了,虽然有不少亚裔父母开始挑战这首老歌,其他纯正的外国人的玩法和对歌的理解似乎有些“跑偏”。听过这首歌的人都知道,歌词把对爱情的矢志不渝比作傲立雪中的梅花,“雪花飘飘,北风萧萧”是对恶劣坏境的描写,是欲扬先抑之中的那个“抑”。而国外的网友在得知这句歌词的直译是“The snow falls and the wind blows”时,顿时体会到那种萧索、孤寂的意境,把它当做了人生达到低谷的一种感叹。还记得《夏洛特烦恼》里自带BGM的袁华吗?当女神秋雅让他不要再打电话来之后,他跪在路灯下大喊“不!”,此时雪花飘落,“雪花飘飘,北风萧萧”的音乐响起,这正如外国人的理解。
中国人看到的是“梅”,而外国人看到的是“雪”。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首歌率先在北欧国家流行,当然是因为那儿常常下雪,对这首歌有代入感,网友的评论也很有画面感:“这就像凌晨三点喝下一杯凉水”“如果世界在今年就毁灭,这首歌将会在片尾字幕时播放”,又颓又丧还有些无奈。
现在,说不清楚外国人是真的为这首歌悠扬的曲调、脍炙人口的歌词还是背后浓浓的中国文化所吸引,还是单纯想玩梗,也许二者都有。玩梗是肯定要玩起来的,无论你遇到了什么糟心事,是失业、失恋还是刚买的雪糕掉在地上,都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出来,并配上“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不仅让网友们感同身受,还能够告诉大家你get到了这个梗并且活学活用,是个合格的21世纪网民。这种赶浪潮般的参与形式,也推动着《一剪梅》的走红,产生了病毒式传播的效果。
近些年来,中国文化经常以一些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形式走出国门,比如让老外熬夜等更新、开始学习中文甚至研究道教理论的玄幻小说,在YouTube上俘获七百多万粉丝、展示诗意田园生活的李子柒,我们喜爱的东西常常在不经意间获得老外们的喜欢。这种非主动的文化输出也往往面临一些问题,那就是不正宗、过于娱乐化、肤浅和不可控,甚至对于这些文化的流行,人们还会心生怀疑:这也算文化输出?
《一剪梅》这样玩梗般的流行实在太不严肃,似乎更和文化输出不沾边。确实,这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输出,但它潜移默化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意象“风”和“雪”在外国人面前刷了个脸熟,“梅”这一元素也偶尔被提及。当外国人开始挖掘《一剪梅》这首歌的真正意义时,他们会知道精华在于“一剪寒梅傲立雪中”。人生不是惨就完事了,狂风暴雪中依然有梅花独自盛放,这是生命的坚韧,也是目前疫情肆虐、经济低迷的全球大环境下需要的精神,这可能会比雪花飘飘梗更容易引起共鸣。
(作者系媒体人)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廖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