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奏曲《牧神午后》介于现实和梦幻之间的朦胧、飘忽和神秘的境界
——德彪西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美学分析
向阳光
在剧场观看演出,人们通常是用掌声或沉默来表达自己的评判。可有一部作品,它在首演时,却体验到了“鸦雀无声”、“高声痛斥”、“掌声雷动”、“愤然离席”的全部炎凉,这部作品就是《牧神午后》(德彪西的管弦乐作品)。
1894年12月22日,德彪西的第一部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首次在巴黎上演。当长笛吹出开头的主题后,全场便鸦雀无声——直到全曲结束。可是乐曲刚一结束,人们便爆发出了难以形容的喧哗——掌声、欢呼声、抗议声此伏彼起。接连两天在达库尔大厅当众公演,这两次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自此以后,人们开始尊德彪西为大师,他的《牧神午后前奏曲》还成为印象派音乐的经典之作。
《牧神午后》是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在1876年写出的一首被称为“奇迹般晦涩难解”的田园诗,描写的是希腊神话中司管森林与田野的牧神的冥想。牧神由于喝酒过多昏昏欲睡,他在回想追求水仙女时的那番情景,终于在温暖的阳光下睡着了。
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
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从这个标题可以知道,是德彪西受他的朋友斯蒂法努·马拉美的著名诗篇《牧神午后》启发而写的,完成于1894 年。这是印象派音乐的奠基之作。该作品原准备写成《一个牧神午后的前奏、间奏和终场改编曲》,后修改、压缩为前奏曲形式。德彪西在首演的节目单上写道:“这首前奏曲的音乐是对斯蒂法努·马拉美美妙的诗篇的非常自由的图解。”
马拉美的原诗虽然晦涩难懂,但是可以任凭人们去自由想象:“牧神——一个憨直、好色、多情的神——拂晓时在森林里醒来,尽力回想他在昨天午后的经历。他分辨不清:究竟他真是幸运地接受了那洁白和金黄色的仙女——她们是那么温柔和放纵——的访问呢?还是他那想保留的记忆只是一个幻影?幻影是不会比他从自己的笛子里吹出来的一连串干燥的音符更真实的。但是肯定地,在那闪光的湖里的棕色苇丛中,当时和现在,都有着洁白的动物。她们是天鹅吗?不是!是潜在水里的仙女吗?或许是!这种美好的经历的印象变得越来越模糊了。为了保留它,他情愿辞退他在森林里的神位……美好的时刻逐渐淡漠了;他永远不会知道,这究竟是亲身经历还是做梦。太阳是温暖的,草地是柔软的;他重又把身子卷成一团睡起觉来……以便他可以进入更有希望的睡梦之林,去寻求那可疑的、心醉神迷的情境。”马拉美听了前奏曲后,给予很高的评价,在给德彪西的信中写道:“你的《牧神午后》不仅与我的诗没有造成什么不和谐,相反,它以微妙、敏感、迷离的衬托提高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