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末尾插入的木管乐器,竖琴彩虹一般的滑奏,法国号柔和的声音以及片刻神秘的休止,把我带入了阳光煦照下那充满浓郁芳香的林间草地,仿佛可以看到牧神正躺在那里仰望着蔚蓝的天空一样。当和弦式音型稍为增长之后,急剧跃入的不稳定和声,则用来作为这第一段的结束。这段音乐虽使用E大调的调号,但它的调性超出于大小调的范围之外,明显属于扩充的调式,而它的节拍则往复于9/8,6/8,12/8,3/4和4/4之间。
第二部分
作品第二部分可以分为两段:第一乐段,1= E ,3/4 拍子,有梦幻般的热情:
©
653 2 2563 |2716 5325 653 |355 577 7567 |
这个主题由双簧管演奏,音色明亮且短暂,然后加快吹奏速度且节奏规整紧凑。接着小提琴高四度重复乐句,使音乐色彩更加明亮,牧神在梦境里的热情被夏日的阳光驱散。竖琴刮奏带出了圆号缠绵悱恻的“对话”,接着相继出现了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圆号四种乐器的独奏,让音乐表现得更为细腻,展现出一种柔情之美,将一场“爱情的白日梦”展现得惟妙惟肖,奏出了爱情的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触摸。紧接着,音乐的力度逐渐强化,各个乐器衔接更加协调,织体更加细腻,共同描绘出了千变万化的音乐色彩。经过多次动机的交织展开,派生出更热情的曲调(试比较下例®@与上例©),1=bD,3/4 拍子:
® @
5 - 3 |2 . 1 13 |6 6 5 3 |2 2 1 7 |5
第二乐段,由木管组奏出旋律,展现出的音乐是整个作品中最为优美的,弦乐演奏的旋律力度很弱,在切分节奏的演奏时也很轻,表现出整个旋律的移动性,两架竖琴的琶音也融合其中,接着由弦乐齐奏,在木管三连音和两架竖琴琶音的伴奏下,你会感到牧神在梦幻中,甚至洋洋自得起来了。尤其在圆号引导下,加之单簧管与双簧管先后伴以副旋律,出现的小提琴独奏更为动人。随着音乐的发展力度逐渐增强,最终使乐曲的热情达到了一个顶端。但是,当乐曲的主要主题在竖琴琶音与弦乐弱奏长音和弦背景上两次出现,并间隔以圆号、木管的
颤音和下行顿音演奏时,却又是牧神怀疑、焦躁不安的神情了。
第三部分
作品的第三部分可谓是第一部分音乐的简单再现,在轻微的弦乐颤音伴奏下,依旧是由长笛吹奏,此刻加进了小提琴与大提琴独奏的上下游动的半音旋律。随后,德彪西引入略有对比的因素改变音乐的消极静观的情绪。这里有近于舞蹈性的节奏,多种动机同时或连续交织,情绪稍有变化,甚至有点紧张。但是很快乐曲的基本主题又回复原来的形貌和速度,高音小钹清脆的碰击声开始进入,弦乐组分奏,弦乐配器细分为十个声部,再加上此段一个活跃的动机又同基本主题进行对位的结合,这些都丰富了第三部分的音乐,显出比以前更精致,更“倦慵”的神态。牧神重又返回懒洋洋的境地,体现出慵懒之意。但这时乐曲的调性已发生改变,作为背景的音响表现得更加细腻,整个音乐的发展是以线性为主题不间断向前,就像是流淌的小溪一般,没有任何扩展。而且,为了将牧神午后慵懒的状态表现得更加传神和细致,这部分的音乐主题节奏有一定的拓展,音乐织体也更加丰富。
最后,竖琴的下行音调,圆号的平行大三度的半音起伏的进行,鲜明地表现了懒散、寂寞的牧神,做了一场虚幻的白日梦。
尾声
最后一部分就是整部作品的尾声,长笛仍然是主要的演奏乐器,同时弦乐组用极为细致和十分轻柔的震音衬托长笛的演奏,增添一种“震颤”之感。但这种欢愉是十分短暂的,接着再加弱音器的法国号和小提琴上又出现基本主题的片段。它依稀可辨地仿佛从远处轻声传来,又在那炎热的天空中像梦幻一般逐渐消失。音乐又展现出慵懒的情绪,就好像“欢愉”没有来过一样。最后音乐在寂静里结束,回到了炎炎夏日和煦的阳光、芬芳的草木、森林的安静,牧神又进入了梦乡。
德彪西在创作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时,他充分挖掘出了管弦乐队丰富细腻的色彩和音响,表现出了介于现实和梦幻之间的一种朦胧、飘忽和神秘的境界。作品蕴含了丰富的印象派创作手法,色彩描写十分精细,色调变化多端。在这部作品中,德彪西加入了很多新元素,开拓了管弦乐音乐的发展道路。既延续了浪漫主义后期部分音乐元素,也有印象派音乐的独特镶嵌,是极具开创性的作品。作品中德彪西独特的创作手法以及艺术风格更是平添了一丝风华,为后人的音乐创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前奏曲《牧神午后》不单奠定了德彪西在音乐界的不朽地位,确立了印象主义音乐风格,而且对20世纪的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是最常演奏的德彪西作品之一,本人也十分欣赏这首乐曲,难怪拉威尔说,倘若在他临死之前有可能最后再听一次音乐的话,他要听《牧神午后》。
德彪西的世界充满了朦胧的月光、水中的倒影、无言的激情、发人深思的象征、含而不露的思想以及欲语还休的言词,他的印象派音乐正如同一时代的印象派绘画那样,用鲜艳的色彩玩着光与影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