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的谢幕与历代王朝血流成河的穷途末路截然不同,在历经无数次大小败仗和割地赔款、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甚至首都被11个国家同时占领之后,他依然颤巍巍的站立着。疆土的部分丢失对于庞大的帝国而言并不足以致命,看上去不成气候的革命党也远不足以威胁到帝国的生存,一切看上去尚且岁月静好。
然后武昌起义成功后仅仅数月,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却仿佛被爆破的烟囱一般轰然崩塌,这是为什么呢?
满清的花开花谢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孙子兵法.兵势篇》
作为唯物论者,笔者一贯不相信气数之说,然而自古能够完成“一隅以制天下”壮举的,唯有满清和朱棣。后者尚有天下袖手旁观和奇袭致胜的因素,而当年尚在氏族社会晚期阶段的女真族以十三副盔甲起家,越打越强,击破蒙古、李自成和明帝国残党,降服疆藏,朝鲜、安南、琉球等小国皆战战兢兢的臣服,其势如同开挂一般不可阻挡,此莫非气数乎?
▲曾经不可一世的八旗军,后代只会遛鸟和抽鸦片
至于满清十三帝,除了年幼的赙仪不足以显露潜质之外,任何一个都不能称之为绝对意义上的昏君,康雍乾三代的休养生息和励精图治成功打造了封建王朝史上最后一个盛世。
月朗朗,乾坤高悬。雾重重,宫阙万间。风萧萧,十全武功。浩渺渺,四海经典。看不尽,繁华万里。转瞬间,落日残烟。图昌盛,百年一梦。 看兴衰,弹指挥间。--《乾隆王朝》主题曲《月朗朗》
真实的美好很快成为了落日残烟,从乾隆的奢靡到道光时的抠索,显示着帝国的江河日下,满清却依然活在臆想的“天朝上国”里。
1840年,英夷凭借船坚炮利和鸦片敲开了中国国门,此后历经列强的轮番勒索和国内民变此起彼伏,有识之士开始从科技上向西方看齐。发捻被剿灭和“师夷”洋务运动兴起带来了所谓的“同光中兴”,工业、舰队、枪炮逐渐成为军队主流,清军甚至于1885年镇南关正面击败欧洲列强之一的法国。
中法战争的胜利和北洋水师的成立带来了十年的和平,虽然内忧外患依旧,却无亡国之兆,直至甲午战争的不堪一击才彻底揭开清政府外强中*本来面目。
之后列强一拥而上,迅速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直至庚子年的落魄西逃,所幸侵略者的目的并非取而代之,大抵只需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就可以打发了,王朝依旧在苟延残喘。
▲北洋众将
此后,立宪和宪法都在看似“紧锣密鼓”的张罗之中,内阁也搭建的“有模有样”,然而在侥幸得手的武昌起义面前,世人蓦然发现延续近三百年的大清王朝成了一副多米诺骨牌:
南方失控,关内十八省除了袁世凯直接控制的直隶等五省之外全部“独立”;民国成立,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氏政权,借局势之糜烂与清政府讨价还价,登上总理大臣宝座。
在这样的局面下,新任“亲爸爸”的隆裕太后毕竟没有慈禧的见识和控制力,而摄政王载沣也不是精明能*“鬼子六”奕䜣,一番连哄带骗就接受了南北议和的退位协议。
至此几乎没有挣扎,国祚276年的满清终于落幕,并非寿终正寝,而是“突然死亡”。
满清接受“逊位”的起因后人可以从满清的落幕上总结出许多原因:主少国疑、袁氏不忠、内忧外患、民心尽失、权柄失灵等等。然而,曾经掌握一切,甚至令袁世凯这样不世枭雄也丝毫不敢有不臣之心的慈禧去世不过三年,为何崩盘就来得如此猛烈呢?
笔者认为历史夸大了孙中山先生扮演的分量,比之后辈而言其手段和成果都相去甚远。两次广州起义、 自立军起义、惠州起义、萍浏醴起义、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安庆起义... ...一连串的失败几乎耗尽了同盟会的资金、人才和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