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萤火虫之墓》上映以来,争议一直不断,它甚至成为吉卜力工作室所有作品中最有争议的一部。最为大家争议的点就是:这到底是部反战片还是反战败片?日本作为二战的侵略方,有资格拍这样卖惨的战后片吗?
《萤火虫之墓》讲述的内容很简单:原本生活幸福的清太和节子,在二战末期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母亲,变成孤儿后,两人也慢慢饿死,以此表现战争对日本平民的残害。那它究竟是反战片还是一部态度暧昧的影片呢?以下从三个角度论述我的观点。
01究竟谁才是军国主义的象征?清太的父亲是一位海军军官,而且清太曾经在蚊帐里拿手作机关枪扫射状,嘴里还唱着鼓舞士气的军歌,所以很多观众理所当然地认为清太也是一个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青少年。然而,影片有很多细节表现了清太只是一个思想懵懂、只希望和妹妹过好生活的普通少年。
寄居在远亲家的那段时间,学校停课了,清太整天跟妹妹在一块玩。日子一久,远亲对此颇有微词。一家人在饭桌上吃饭时,姨妈女儿和丈夫的碗里,米饭比较多,而给清太和妹妹的碗里则只有米汤。姨妈对此的解释是:为了这个国家辛苦工作的人,跟一整天游手好闲的你们,吃的东西怎么能一样?姨妈的女儿在为国家当劳动员,姨妈的丈夫还在工厂为这个国家从事生产活动,姨妈对此颇为自豪。
姨妈也曾多次让清太出去找份工作,为国家、为军队服务:“像你这个年纪,是要加入自卫队灭火行动的!”;清太跟妹妹弹琴唱歌的时候,姨妈总会很扫兴地训斥他们:“现在是对外作战的时期,你们还弹琴唱歌,到时候被骂的可是我!”每当空袭来的时候,清太总是背着妹妹躲去防空洞,姨妈很鄙视清太,认为他这是贪生怕死,训斥他有空袭帮不上任何忙。
不管面对的是姨妈的训斥,还是她在饭桌上对自己和妹妹的刻薄,清太都选择在家陪妹妹,并没有像姨妈说的那样,去参加灭火自卫队或是因为战争就不弹琴唱歌、整日如临大敌般愁眉苦脸。
甚至到了最后,清太跟妹妹搬去了防空洞,他想要跟附近住的农民要点吃的,农民自顾不暇,而是劝他“这时候,都得靠国家配给或参加自卫队才能过活”,他并没有听从农民的建议,去参加自卫队。
除此之外,影片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细节。在某一次空袭之后,民众们四散逃离,清太趁着这个空当,去逃走的人家偷东西,偷得包里装得满满当当,上衣襟下也被塞得鼓鼓囊囊,他高兴地跑在街道上,喊的是“炸吧,炸吧!”他并不清楚战争对他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他时时刻刻关心的只是自己和妹妹有没有吃饱饭。高畑勋曾说:“能够吃饱饭,就是人最真和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