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年轻人在网络上仿佛陷入的俄语后遗症,动辄“小鸟伏特加”“无情哈拉少”。当有人疑惑“哈拉少”是什么意思的时候?谁能脱口而出它的意思,大抵也就暴露年龄了。
说起来,中俄两国开始交往的时间不算久远,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时,中俄谈判代表还需要通过传教士的拉丁语进行中介。为什么近现代以后,一些俄语词汇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甚至融入了当地语言呢?
熟悉的外来词
“苏维埃”的俄语本意是“会议”的意思,“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俄语意为“多数派”)政权选用了“苏维埃”这个名字,并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使之成为一个全新的政权模式的代名词。
“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鼓舞,国内一些进步人士迫切需要先进的革命思想和理论武装头脑,一些马列主义著作便被翻译到中国。随着报刊著作的介绍,“苏维埃”逐渐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所熟悉的政治词语。1927年年底,彭湃领导的广东海陆丰农民起义胜利后,将革命政权称为“苏维埃”。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其他各地也纷纷建立苏维埃政权。1931年在江西瑞金更是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摄影/kewell24,来源/图虫创意
“苏维埃”在汉语里还衍生出了“苏”的用法。工农红军占领的地区,往往称为“苏区”,当地发行的货币也被称为“苏币”或“苏票”。后来,苏维埃政权在1922年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苏”也被用来指代“苏联”本身,诸如“仿苏”“苏式”之类的词汇,不一而足。除了苏维埃,这种随着“十月革命”来到中国的俄语还有不少,比如达瓦里氏(同志)。
铁血与柔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之后,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其他的协定,中苏两国的关系一时间极为密切,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进行了广泛合作。20世纪50年代,苏(俄)文学作品在我国掀起高潮,《母亲》《童年》《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毁灭》《青年近卫军》《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以及普希金、契诃夫的作品给中国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同样在这一时期,苏联的电影、歌曲也在全中国风行。冷战时期,苏联电影获得了两次奥斯卡外语片及多次提名。1949年10月,苏联赠送了15部优秀故事片给中苏友协,其中包括《青年近卫军》《斯大林格勒战役》《易北河会师》等中国观众喜爱的影片。据不完全统计,1952年11月7日至12月6日的“中苏友好月”期间,全国有67个举办苏联影片展的城市,有4000多万人观看了苏联影片。当时拥有540多万人口的上海市,苏联影片的观众竟达590万人次。
电影《青年近卫军》海报
通过这些文艺作品,人们对“乌拉(ура)”这个词熟悉起来。其实,“乌拉”在俄语里并无具体的意思,通常用作表达强烈情感的语气词。士兵在冲锋时通常高喊“乌拉!”,苏联/俄罗斯阅兵式也会使用“乌拉”的口号。尽管意思含糊,在中国观众心目中,“乌拉”已然成为胜利的象征。除了“乌拉”,中国人在生活中也会来几句俄语,比如塞西吧(谢谢)、哈拉少(很好)等等。
另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是“喀秋莎”,代表了苏联/俄罗斯文化中相对“柔情”的一面。“喀秋莎(Катюша)”是女性名字叶卡捷琳娜(Екатерина)的爱称,类似于英语里“Thomas”的昵称“Tom”。苏联歌曲《喀秋莎》讲述了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女孩盼望在边防军服役的爱人早日归来的故事。由于旋律优美动听,《喀秋莎》在苏联流行一时。据说,《喀秋莎》在卫国战争时期成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千百万人把歌曲中的喀秋莎当作一个真实存在的深爱着前线战士的女孩,甚至有许多苏联士兵通过报社给女孩写信,倾诉衷肠。
苏联军人是如此喜爱“喀秋莎”,以至于“BM-13”——一种16管132毫米口径的自行火箭炮也被命名为“喀秋莎”。因为,当它作为一种神秘的新式武器被送到浴血奋战的苏军战士手中时,这种武器没有任何标记,只是在炮架上醒目地刻着一个“K”字。
1945年4月16日,红军包围了纳粹德国的巢穴——柏林。在苏军发起冲锋时,许多部队齐声唱起了《喀秋莎》,而为这歌声伴奏的,正是2000多门“喀秋莎”火箭炮的怒吼!一位苏联随军记者当时激动地写道:“天哪,这是怎么了,简直就是‘喀秋莎’的歌声在向柏林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