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情节不切实际;但也有人认为,一个抛开课堂束缚,给予孩子更广阔眼界的父亲,是每个人心目中的理想父亲。另外,离开课堂不等于不学习功课,初中课程大部分还可以通过书本的自学来补习,重要的是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怎样去学习。
现在看来,无论观众对这部电影有着怎样的议论和评价,《银河补习班》都在这个暑假,掀起了一次难得的关于中国式家长关系和教育方式的讨论。
有观众认为马皓文这样的父亲根本不存在,有观众则认为这部电影的更多意义其实在电影之外——更多的家长在思考:我应该做一个怎样的家长,更多孩子也在思考:我应该怎样更好的理解父母,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样的讨论,对中国电影而言,并不常见,而是太少了。
《银河补习班》有瑕疵,也有真诚,就在电影上映时的,邓超本人也写下长文,吐露自己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和幕后,还有自己身为一名父亲的教育摸索。
而一些观众认为的夸张内容,实际上来自邓超他们的真实人生经历,他们一度也是“落后”的学生。
电影里的好几个场景,都来自他们身为“坏学生”时的亲身经历:“初中到了叛逆期,各种调皮。学校要开除我。我妈妈冲进教室愤怒辩论,‘我儿子是个好孩子,他不是社会上的人’。我相信我后来所以没有走错路,是因为那天下午妈妈对我的相信。老俞把这段故事写进了电影里,冲进教室的变成了马皓文。”
(电影里的父亲和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