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等到李鸿章要打外战时,就不免一败涂地。可谓外战外行。但这并非道德问题,而是能力与格局问题。因为把握一国大政,和列强角力,外交、谋略,不是内战思维所能应付。这就是“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史,更是一部从东亚病夫走向世界强国的探索史、复兴史。每一代人中,都有摸石头过河的先行者,只不过有的摸成功了,有的摸失败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值得后人记住,都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不幸的是,讲本国历史,最容易动感情。或造神,或制鬼,神鬼充斥,也就难以看清人的存在。
讲本国历史,又常常容易与世界历史相割裂。以至于在中国看不清世界,在世界找不到中国。这对全球化时代的历史研究,尤其带有灾难性。
如何站在全球高度,保持中国立场,还原人的历史,探究组织成败的得失教训,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具体到李鸿章,当我们把他的失败史放进世界史的框架内,就会发现:
1870年,在亚欧大陆的东端,李鸿章成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开启了自强运动的新阶段。在亚欧大陆的西端,普法战争爆发,欧洲乃至世界的地缘格局发生巨变。
1895年,在太平洋的西岸,李鸿章在马关签下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为甲午战争划下了惨痛的休止符。在太平洋的东岸,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拉开太平洋上新一轮龙争虎斗的帷幕。
这二十五年间,李鸿章和清王朝究竟错失了什么?断送了什么?最终打败清王朝的日本,又抓住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几个主要中等强国,又各自做了什么?
其中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历史记忆,惨遭扭曲,惨遭遗忘。
133年前,20岁的*显然已经抓住了某些关键。可惜今天网络上很多自认为高举红旗的人,*却多是低级红和高级黑。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干大事,要有大基础,更要善于捕捉甚至制造大机遇。
1870至1895年的晚清外交史,既不能用宋襄公的思维理解,更不能用希特勒的思维来理解。
只有立足当时的国际格局,把握大、中、小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博弈真相,方能深度以史为鉴,看清历史的长时段风潮,奠定民族复兴的真正基础。最终再度乘风而起,在道德仁义与弱肉强食之间,在大国崛起与小民幸福之间,在当下利益与长远理想之间,找到真正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