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每次听《下一个天亮》,都有两句歌词戳中我的心。
用起伏的背影,挡住哭泣的心,有些故事不必说给每个人听。
用简单的言语,解开超载的心,有些故事是该说给懂的人听。
这两句歌词,之所以很容易戳中大多数人的心声,是因为他解释了两种极端心理。
前一句啊,人啊,别见谁都掏心掏肺,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我们得好好保护自己。
另一句话,则表示了对立面,有些话该对合适的人倾诉,不然憋久了,心理超负荷出问题。
二、
现在社会,心里敞开和心里永不敞开的人都不少。但总的来说,应该是后者居多,那我们今天就来讲讲后者吧。
用现代用词来形容这类人,最合适的词语应该是—高冷。这给人的感觉就是,高清,冷艳,看似可交,但又无法深交。看似容易和这类人做朋友,实则走进他们的心里,实属不易。
这使我想起之前的一位同事。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比较多,所以经常在一起闲聊。
我们总认为人与人的关系总是这样:你说一点心事,我释放一点秘密;你再多说一点,我再多释放一点... ...循环渐进,一来二去,逐渐深入,所谓的“交心”就是这样形成的。
但她好像不吃这一套。相处一段时间下来,我真诚自认为也不弱,但却依然能明显感觉到她的“冷漠”。
这种冷漠不是无情,是一种无形的拒绝:拒绝谈心,拒绝展露真情感,拒绝释放负能量,拒绝一起吐槽闲聊。
她好像永远只限定卡在礼貌这一关,不可能越过,进阶发展。估计大家都不喜欢,就像谁都不喜欢被人“拒心之外”。
三、
为什么孤冷之人是如此形成孤冷性格的呢?
一般来说,我们每个人心理边界都是有弹性的。
和陌生人打交道,我们敞开心扉的程度是0;
和同事打交道,那可能是30%;
和好朋友聊天,那可能是50%;
和爱人那可能是80%... ...
和不怀好意的交往,那可能是负数,心理充满了防御。
但是孤冷之人的心理弹性很弱,甚至连父母,他们都是近乎封闭状态。说感性点,他就像给自己建筑一个小城堡,把自己所有的心事都藏在里面,包括喜悦、委屈,但是谁都别想进去,哪怕他在里面哭得再伤心。
这听起来像是一种心理疾病。没错,不敢敞开,不愿意敞开,这本来就是某种创伤的后遗症。
这创伤的源头可能来自于原生家庭。比如有名作家张爱玲,曾经在《小团圆》里写过一段话:
“自从学会了写东西,觉得无论说什么都有人懂,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种信心,总会有人懂。
曾经沧海难为水,更嫌自己说话词不达意,什么都不愿意告诉别人了。
每次破例,也从来得不到满足与安慰,过后总是懊悔。
而张爱玲的高冷,和她的原生家庭脱不了干系。”
张爱玲4岁时,父亲远渡重洋,母亲成了唯一的亲人。成年后的她说:“我是一直用一种罗曼蒂克的爱来爱着我母亲的。”但意外发生了,社会发生动荡,家道中落,母亲竟变得贪婪无比。张爱玲在香港读书时,得了800元奖学金,那是她一个学期的伙食费。但是母亲不管,硬逼她上交,一撒手全输在麻将桌上。
还有一次,张爱玲生病,耽误了做事,母亲立刻大骂:“反正你活着就是害人,像你这样只能让你自生自灭。”
如此种种,直至关系濒临破裂。所以,她只好以冷漠建筑高墙,拒绝依恋,拒绝敞开,当然以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拒绝了一切伤害的可能。
四、
创伤可能不止是原生家庭,也可能是爱情的失败,信任的倒塌等等。
某个痴情女,掏心掏肺爱上一个渣男,本以为可能走到最后,没想到对方只是玩玩而已。然后痴女崩溃,发誓不再相信其他男人。
所以呢,在他们看来,孤冷是一种自我保护。这种保护会本能的拒绝依赖。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他们,依赖和伤害是密切联系的。
那孤冷的人,内心也是孤冷的吗?
不是的,他们表面看似冰冷,内心也有热情的一面,比谁都渴望依赖。
他们内心的热情之火,怕火冒出来会伤到自己,所以就不断压抑,不断给自己浇凉水,与此相接的是无休止的孤独与抑郁。
所以,孤冷之人并不觉得自己内心孤冷。他只觉得满心荒凉。
至于怎么走出这荒凉,前面提到,这是一种心理问题。如果真的非常痛苦,建议你找一个心理医生。
任何看似简单的心理问题,一旦走向极端,陷入旋涡,仅凭个人力量是很难走出的。
如果你觉得没那么严重,那很好,你可以选择自己拯救,最简单的路子—敞开心扉,建立依恋。
我觉得每个人都能慢慢迈出这一步,从0到1,从孤冷到温暖,从满心荒凉到繁花锦簇。
打开微信,找个好朋友,约个时间,把委屈烦恼倒一倒,然后心扉就打开了,幸福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