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江的败,败在了格局。
无论是梁帝还是夏江,都不理解一点,那就是,梅长苏来到京城的真正用意。
在他们看来,既然梅长苏是林殊,来到京城,自然是要找梁帝复仇的。
而九安山之变,就是天赐良机。
如果景琰等到誉王弑君成功,再剿灭叛军,那岂不是轻而易举的报了仇,又坐稳了皇位。
但是,即便不是为了静妃和梅长苏的安危,靖王和梅长苏也不会做出这样的谋划。
比起皇位,他们更看重人心。
他们想要的不是简单的复仇,而是给赤焰中人彻彻底底的公平。
他们要梁帝亲自下旨为赤焰中人平反。
他们要建立一个没有污点的新朝局。
只是,对于守卫了一辈子皇权的梁帝和为了保住悬镜司不择手段的夏江来说,他们是不能理解这份坚持的。
而梅长苏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将夏江的所作所为暗示成了与越贵妃合谋的党争。
我们前面就说过,此时梁帝已经一心要将江山托付给景琰。
如今,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的忌讳党争。
所以,夏江这场反击,彻底败了。
但即便到了最后一刻,夏江还是不忘再扔下一颗炸弹“宁可错*不可放过”。
对梁帝来说,*了梅长苏不算什么大事,但是如果真的放过了林殊,那必将后患无穷。
夏江这句谏言,正合梁帝的心意。
千钧一发之际,又是隐形大佬——高妃娘娘挺身而出,救了梅长苏一命。
梁帝命高公公准备毒酒,本来还准备装装样子,和梅长苏共饮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