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告诉靖王说梅长苏是根本没有要救静妃的意思,靖王听了十分气愤,又听列战英说找过梅长苏商量救卫峥的事,但连梅长苏的面都没见着,靖王听了更加气愤不已。
静妃相信的是梅长苏这个人,情绪不会被事情所干扰,是可以闭上眼睛去感受整个局面的。在做判断的时候,静妃不是听别人说了什么,而是在看这个人站在什么立场在讲话;靖王看的就眼前的事情本身,就容易陷入别人做的局中。靖王在这个阶段,识人断物的能力还不够。自己还不是那样优秀的人,就无法识别优秀的人。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只喜欢听自己想听的话,但是往往说这样的话来迎合自己的人,大概率是想利用自己。跟你说难听话的人,说不定才是真的在帮你指正缺点。
梅长苏知道靖王自身要救卫峥是为情义,但这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行为,劝说靖王应该要割舍,并跪下请求靖王不要救卫峥,靖王明知道赤焰旧案是父子俩心中的刺,明知道这件事情是夏江做的局,故意让他上钩的,但是他还是忍不住在朝堂没有忍住脾气,惹怒了梁王。
整个过程,靖王什么都知道,但是还是控制不住脾气。控制情绪是强者的本能,放纵情绪是很容易做到的。
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人、一些事帮助自己慢慢雕琢成长的,靖王在这件事情中,就是在打磨自己性情。
梅长苏的阻拦就是告诉靖王,委屈方能求全,用人以长,必容人以短。交朋友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是成大事,就要把对方的利益与自己融为一体。
梅长苏拖着虚弱的身体要去找靖王,甄平劝说梅长苏此刻身体要紧,但梅长苏要是看着靖王掉进夏江设的陷阱里,那他养好病还有什么用。这就说明,梅长苏做事很有使命感,也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是有绝对的自信的,遇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
梅长苏在靖王府外等了都已经半个时辰了,可靖王就是不出来见梅长苏,梅长苏让列战英给靖王传话,若是不见他就不回去。靖王不得已出来后,不管梅长苏怎么阻拦,靖王还是要去做这件事,梅长苏告知没有他的筹谋,靖王是救不出卫峥,到时靖王有何脸面去见他的皇长兄和林殊,梅长苏明白靖王的心情,一定会竭尽全力救出卫峥,但提醒靖王不能在明面上被人抓住把柄。
这是两人第一次爆发式的情绪碰撞,没有冲突过的友情,都不是真正的朋友。发生的冲突不是攻击对方,而是就核心价值观的碰撞。
在冲突之后,又重新为靖王树立目标和实现路径。
梁帝问静妃怎么看当年赤焰军的案子,静妃知道自己无论如何回答都会惹梁帝伤心,梁帝知道静妃心善,不该难为她。
静妃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为对方考虑,说出对方的难处,梁王第一反应是内疚。如果静妃直接指责梁王,就会激起梁王的反面情绪。这就是静妃说话的艺术。
如何说话,是天底下最大的学问,在生活工作中,不会说话,专业能力再强,也没有用。
梅长苏知道誉王和夏江是为靖王而来,因此卫峥不会有性命之忧,蒙挚问起甄平的伤好的如何,此时靖王才知道江左盟出手相救过。
就前后对比靖王的情绪和反应来看,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处理任何问题,要先冷静下来,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证实事情的真伪,全面冷静的判断,才能得出全局结论与举措。否则,别人说什么就被撩拨了情绪,是做不成事情的。
夏春和夏秋在悬镜司地牢里面交流,为何师父夏江要把靖王拖下水,靖王跟赤焰的案子没有直接关联,但是没有理由的针对靖王,就很困惑。再加上夏冬已经知道亡夫之死的真相是师父所为。
这件事情说明了,悬镜司内部的文化已经开始分裂了。夏江违背了悬镜司刚正不阿的文化,假的就是假的,未来一定有一个结果在那里等着,夏江在这个时候的信用就已经在崩塌了。
由于救卫峥本没有万全之策,即使计划再天衣无缝,只要有人救卫峥,梁帝救会怀疑靖王,靖王得做好很长一段时间遭受冷落和打压,提醒靖王不管夏江如何挑衅都要稳住,只要等夏冬回来就好了,因为攻破悬镜司救人那是不可能的事,只要夏冬回来就有希望,而夏冬不是帮他们,而是为了她的亡夫聂风。
梅长苏很清楚,夏冬见到卫铮的时候的心理状态,那是亡夫的战友,他对夏冬的判断很准确,知道夏冬在那个局里面该干什么事情。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如想加快更新速度,记得打赏,打赏等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