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演员刘敏涛在出演《琅琊榜》等剧后开始走红。但让她出圈的是歌曲《红色高跟鞋》的演绎。
同学们可以回忆一下《红色高跟鞋》里,刘敏涛的表现——
红色修身长裙加身,妩媚迷人的气质一反常态;
在另外两位女演员的深情合唱衬托下,眯眼、摇头,随意得别出心裁。
因此网友热评“三分薄凉,三分讥讽,四分漫不经心”走红网络,该表演成为现象级演出,话题不断。
那这个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
1
是什么让刘敏涛在表演专业之外,火了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她的“沉浸式表演”,引发了第一波观看演出的观众对女演员表演风格的讨论。
其次,演员公众形象里的权威感,与舞台上的随性可爱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让第二波观众感到新奇。
最后,节目采访中,刘敏涛说这是对歌曲的理解下演绎。
网友热评,或吐槽或调侃的说法,见仁见智,就像免费的广告一样,把这种推向高峰。
看上去,这都是网友操作的共同结果。实际上,缺少不了刘女士多年来表演实力的助力。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红色”这个元素,
对刘敏涛的个人形象的重塑给观众带来的巨大惊喜。
2
信息传播中,“红色高跟鞋”这个标题,代表的特立独行、冷艳妩媚的都市丽人形象,在人们脑海中有些浮现的苗头。
个性——气质——社会地位,三者都具备了,
人们对这首歌的预期,就有了相对统一的方向。
[偷笑][偷笑][偷笑]
而被标题吸引的观众,最先在三个漂亮姐姐中,一下子被“红色”美裙的刘姐姐,抓住眼球。
并且通过关注,不断地产生自我暗示,这位“红色”衣服的女士,就是题目中所讲到的“红鞋女士”。
这时候,“红色”此时已然成为刘姐姐的形象筹码了——自信大胆、迷人大方。
而歌词、旋律,成为了塑造她形象的助力。
借助这个由衣着带来的视觉特征,人们一说起这个话题,第一反应就是脑海里的一抹红,姐姐的形象已经足够鲜明了。
3
看,看,看,这就是意象的作用,通过一个看似简单的物体,赋予了特定的感情色彩,凸显一个别具风格的人物形象。
如果没有“红色”、“高跟鞋”、“红裙”等元素加持,
演员刘敏涛,再会唱歌,也无法在群星璀璨的整场表演中,突出重围,成为话题人物。
而形象元素的塑造,反复在人们脑海中出现,就变成了意象,打通了人们对此的特有情感!
以后人们提起刘敏涛,想到的形象气质,不就和“红色高跟鞋”有所联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