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左芝兰
观看音乐剧《红梅花开》,第一反应是美!很美,歌美,词美,舞美!
尤其是歌词,让人很惊艳,歌词创作者非常用心,在创作中不仅充分考虑到剧情中人物角色的定位、人物心理的捕捉,还尤为注意到作为剧中的歌词,对故事推进的作用。通观整部剧的歌词,它们自身还生成了一个完整的、发展的体系,比如歌曲《入党》《迟疑》《同志》《重逢》等,不仅是歌词,单从歌曲名在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物的心理性格变化和成长的轨迹,也能看出两位男女主人公彼此关系、情感微妙的变化。在表现反派人物时,也同样借助于唱段,表现出形势的发展和突变,不同性格的人物在剧中成立,站立,定型的过程。
歌曲的形式错落多样,旋律非常美,歌曲与歌曲之间也多彼此呼应、回望,与剧情的发展相得益彰。如作品序曲《一剪梅》,采用传统词调,借中国传统叙事手法,点明作品主题,高张英雄大义的引领作用。尾声的《丹心化作红梅来》,则借嘉陵江水,一波紧接一波,一浪高过一浪,配合剧情高潮,将作品所彰显的主题,英烈所焕发的精神、魅力和光彩层层推进,反复咏叹,既有歌颂,又有缅怀,更有警醒,仰望,追随……整个情绪溢满剧场,充塞天地。
这两首曲子,即便是作为单曲,也堪称经典,完全不输脍炙人口的《红梅赞》。
尾声:
嘉陵江水雪山来,
千滩万岩云水拍。
汇成大川兴巨浪,
势无可挡向东海。
寒冬凜冽冰雪白,
一枝红梅雪中开。
梅花朵朵报春风,
一片丹心向阳开。
梅花朵朵向阳开,
巍峨青山永缅怀。
滚滚长江东流水,
英魂化作涛声来。
嘉陵江水雪山来,
千滩万岩云水拍。
汇成大川兴巨浪,
势无可挡向东海。
整部音乐剧选材视角新颖别致,避开了大家非常熟悉的江姐故事情节,转而将重心放在英烈的成长上,不仅出新意,而且有意滤掉了先期思维定式中已有的光环,伟大和神圣,拉近了人物与观众的距离。
整个故事紧凑,紧张,又不乏浪漫和温情,整部剧洋溢着浓郁地青春气息。从舞蹈来看,借鉴了当下舞剧的元素,时尚,流行,并能充分地烘托气氛,且具有一定的象征和形上意味,个人以为在剧中还可以再加大舞蹈的比重。尤其是剧目开场部分。
音乐剧《红梅花开》可以说是一个多方资源优势整合的一个典范,不管是从立项选材,还是从文本音乐到编导演最终呈现,整个剧目的舞台实现过程,可以说集中了目前国内一流人才优势,也充分调动了成都本土人才优势,既是新瓶老酒,愈品愈醇,也是新瓶新酒,愈品愈佳。
时尚,好听,好看,在此基础上,歌颂美好,予人警醒,激人奋进。这是我个人对音乐剧的评价标准,从目前来看,音乐剧《红梅花开》所呈现的,就是这样。
作者简介:左芝兰,四川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音乐文学学科带头人,戏剧学院副院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