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回来了。这一次,她答应嫁给阿寅,寅屋众人欢呼雀跃,谁知阿寅给大家浇了盆冷水。他再一次退缩了
《寅次郎的故事》漫记十五
这次从我深爱的戈达尔电影《法外之徒》(1964)说起吧。这部藏巧于拙的电影,讲述的是二男一女恣意任性的犯罪故事,谬妄无稽、诗意浪漫,充盈黑色幽默。我猜山田洋次一定从这部电影汲取了养料。他在《寅次郎的故事15:鸳鸯伞》(1975)中编排了一个类似的“三人行”故事架构,情节同样自由放任、妙趣横生。所不同的是,这三位并没有*人越货,只是搞了个设托卖惨的推销骗局。《法外之徒》结尾处那个著名的“无脚鸟”旁白,也被山田洋次化用为“候鸟”的比兴。当然,框架人设与点睛之笔的借鉴并不重要。《寅次郎的故事15:鸳鸯伞》打动人心的因由是精准剖析了人性的驳杂、荒诞与虚渺。这点才是与《法外之徒》真正的同频共振之处。如此看来,“迎合观众”的山田洋次与“背对观众”的戈达尔,尽管在电影理念和创作手法上各走各路,但他们在挖掘人物心灵宝藏的要领上却是殊途同归的。
《寅次郎的故事15:鸳鸯伞》和《法外之徒》的“三人行”
万众期待的浅丘琉璃子再次登场了,从那一刻起,整部片子绽放出万丈光芒。“寅次郎”系列电影中,凡是浅丘琉璃子主演的分集都属超一流佳作。在一众“寅女郎”中,浅丘琉璃子的形象并不超群,但也只有这位身材干瘦、皮肤暗黄的女子塑造的角色达到了与阿寅、与寅屋众人、与她本人水乳交融的高度。她的表演是多层次的,过场戏的表演看似心不在焉,实则是她跳出角色之外对角色审视和揣度的积蓄过程。待到重场戏时她才厚积薄发,用略带夸张的方式精确模仿出心目中打造成型的角色形象。她的高妙表演,不仅激发了对手戏演员的互动灵感,也开启了编导的创新闸门,把山田洋次原本单纯描绘爱情的通俗喜剧提升为兼议人性多义性的生活梦幻曲。这种“表现派”表演在日本演员中比较常见,但能做到驾轻就熟、张弛有度的,除浅丘琉璃子外,也只有三船敏郎、渥美清等区区数人。
浅丘琉璃子的返场,为本片带来了万丈光芒
这一次的开场,阿寅失约寅屋,取而代之的是两年不见的百合(浅丘琉璃子)。两年间,她出轨了,离婚了,剪去了长发,打算从头再来。寅屋一家人喜出望外,待百合为上宾。但婶婶询问她是否生育的话大煞风景,加上寻阿寅不遇,草草寒暄两句后,她就“莎呦娜啦”啦。她的“候鸟栖息地”定在北海道。与此同时,阿寅在北海道对岸的青森县八户市惨淡经营着推销生意。他的下一站是北海道的函馆。当时,轮船是穿越津轻海峡的唯一交通工具,全程需四个小时以上。连接北海道和本州的青函海底隧道尚在施工中。修建青函隧道的代价极其高昂(历时二十四年,耗资27亿美元,33人殉职,伤残人数超过千人)。高仓健主演的《海峡》(1983)就是这条世界最长海底隧道艰苦修建过程的真实再现。
婶婶的话大煞风景,让乘兴而来的百合败兴而归
阿寅在八户与一位东京某大公司的课长萍水相遭。这位课长名叫兵头谦次郎(船越英二),五十多岁,因厌倦了索然无味的生活而离家出走。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精神重压,让规行矩步的白领一族倍感疲惫和空虚,他们渴望跳出压抑的樊笼,呼吸自由的空气,反思人生的旨趣。兵头是那一代日本“工作狂人”的写照。兵头羡慕落拓不羁的阿寅,甘愿与其为伍,浪迹天涯。而他俩在函馆海边饭馆与百合的偶遇,为这次北海道之旅增添了妙不可言的情趣。有“日本马斯特洛亚尼”之称的船越英二是大映公司的当家小生之一。他主演的《我2岁》(1962)曾在我国公映过,抚育婴儿的罕见题材饶有风趣。而他此前主演的市川昆另一名作《野火》(1959)让他收获了影帝大满贯。他与“大映”的头牌女星若尾文子合演过五十余部电影,其中我最推崇川岛雄三的《安详之兽》(1962),那是一部精彩绝伦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