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诉种姓制度的《宝莱坞生死恋》,
与好莱坞歌舞片《芝加哥》、《红磨坊》,
同被美国电影杂志列为
新世纪影史上最绚丽的三大歌舞片。
印度人民对于舞蹈的狂热令人匪夷所思。
魔性的音乐,华丽的服饰,浮夸的舞蹈,
宛如一场高逼格的快闪。
来来来,你们随意感受一下。
一言不合就载歌载舞,
唱着跳着,10分钟过去了,
跳着唱着,3个多小时的电影就结束了。
也许,很多人觉得:爱情,是“谈”出来的,
但印度片里的爱情,是“跳”出来的。
为什么印度电影一定要跳舞呢?
歌舞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歌舞表演也是印度的舞台传统。
从古典的梵语戏剧到各种民间戏剧,
都是以大量歌舞表演为主。
而且,印度是一个宗教大国,
几乎人人信教,尤以印度教信徒最多。
湿婆是印度教中的三大神之一,
印度教认为,
舞蹈是由湿婆创造的,
湿婆神是舞蹈的化身。
因此,印度人把对湿婆的“瑞思拜”
化作对舞蹈的热爱。
另外,印度的电影审查制度极为严苛,
毒品、暴力、脏话,
甚至连接吻镜头都会被剪掉。
但是印度教徒也非常崇拜湿婆的林伽,
认为性和情欲是神赐的,
因此,聪明的印度人借舞蹈来传达
那不能言说的艳情。
除了载歌载舞,
印度爱情歌舞片还有一大特色,
那就是名字起得特别随便,
绝对是只看名字就一定会错过系列。
《女友嫁人了,新郎不是我》《何日君能知我心》《我心属于你,我的爱人》《枪林弹雨中的爱情》《难以置信的爱》《情到浓时》《我心狂野》《爱,没有明天》《我的个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