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对另外一些人有用,这是很常规的现象,而且我们个人成长、学习、技能获得、社交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对己、对人有用。对己有用,我们才能随着自己的成长变成不只是依赖别人而是可以独立判断独立行动独立负责的主体;对人有用,就是用我们的知识、力量和能量,与别人可以互赖甚至也可以被其他人信任依赖,至少是在部分情况或者部分时间内的依赖。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恰恰是因为有用才引起了其他人的仰慕、欣赏、认可、接受、合作、亲近甚至结成更为紧密的关系。当然不仅仅物质条件、技能这些直接有用的硬工具条件,今天社会里相貌、身体条件、趣味爱好也具有很强的工具价值。
如果没有工具价值,其实很多正常的人类关系也难以健康维系。比如父母也不能忍受孩子只是啃老;两口子也不能容忍一方啥也不干或者啥也不成;对于纯粹负担,人们往往会转向看起来更实在的工具关系,一些开始在附加值基础上建立的亲密关系也可能在最后退化为最基础的工具价值的衡量。
附图 @摄图网
但同时,人类往往需要用超越直接有用的价值而去粉饰、包装、美化和优化我们之间的关系。比如,纯粹的性行为肯定有工具效用,但如果有名义上的男女朋友关系,或者至少有因文学、爱好、技能、趣味上的共同点而进入的性关系,因为有浪漫、共好、激情因素的介入而减少了很多功利性感受,因此更容易心安理得地接受,反之则会更接近商业性交易、纯粹的肉欲解决最多也就是白嫖。有意思的是相亲,在双方条件都不错的时候,往往彼此会高度考虑工具条件和非工具要素的兼顾,而到了某些年龄条件或者再婚配条件下,人们对于工具与非工具条件的要求都可能最小化。
如果所谓爱情至上只是怀春时代的天真,如果情义无价也只是因为年少轻狂之想,那么因为有工具性条件而被人看中或者看重就是最正常的一件事情了。所以成为工具人也不完全是一种不幸,至少也是某些社会认同的体现,虽然这种认同方式有点过于裸露了点儿。
看中了别人工具性价值的人需要注意提供更多的非工具性认同。因为工具性认同往往缺少情感,过于直接甚至冷酷,所以很可能存留了一些认同后的副作用。有条件就学习怎么去做个快乐的工具人吧,但用工具人者也要尽量优雅或者宽仁一些,毕竟很少人愿意被那么赤裸裸地长期对待。大家活着都不容易,活好就更需要一点彼此顾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