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的于蓝,如愿嫁给了这个年长自己10岁的"偶像"——29岁的田方。
相爱容易,相处难。好的婚姻需要相互包容、相互成长,才能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
婚后,田方对于蓝的爱是炽热的。
生活上,他细致周到地照顾着年轻的妻子,教她各种生活中的常识,对于蓝偶尔的小性子,田方也都让着。
但在外面,田方可没有这么体贴,常有忽视于蓝的时候。
有一次要去外地演出,于蓝这边在吃力地收拾着两人的行李,那边的田方却在帮助别人。
委屈的于蓝越想越生气,便一脚把行李踢开,气呼呼站在一旁,一言不发。
可田方并没有发现于蓝的情绪,依旧热情地帮助他人。
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俩人的感情也出现了裂痕。
后来,田方在别人的"提点"下,才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很快便向于蓝道歉,二人和好如初。
战争年代,延安的条件艰苦,爱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生活里有些困难也必须面对。
实际上,大于蓝10岁的田方在此之前,有过一段被家人包办的婚姻。
妻子因为产后调理不当,患上产褥热,不幸离世,给田方留下2个幼小的孩子。
后来到了延安,工作更加忙碌,就忽略了对孩子的照顾,心里的愧疚只能藏在心里。
所以,婚后不久,几经周折,才把2个孩子接来身边照顾。
可这对于蓝来说,如何当好一个"母亲",是很难的。
田方在生活和工作上对于蓝无微不至,处处礼让。
但对孩子,他疼爱有加,并且要求于蓝和自己一样,稍有做不到,抱怨和不满便立刻表现了出来。
所以他们的婚后生活,有甜蜜,有相互扶持,但也发生过不少摩擦。
但善良的人儿,付出总会得到同样的回报。
至少,于蓝与这2个孩子相处得还不错。
这让随后发现自己*了的于蓝,有了些许别的心思。
于蓝心里清楚,亲生孩子的出生,会让她在感情上有所倾斜。
于是,为了更好地照顾他们,再三考虑后,于蓝决定放弃这个孩子。
后来她求助于同是演员的苏菲,请求苏菲的丈夫马海德大夫,给她做了人工流产。
而这件事从头到尾,田方毫不知情。
事后知道真相的田方除了心疼妻子,只能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于蓝更大的支持。
之后,二人在电影事业上的相互成就,他们的感情日益稳固。
1946年,田方接受了组织任务,在前往东北,参与筹备新中国的电影基地——东北电影制片厂。
新中国成立之后,田方服从组织安排,转至幕后,担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的首任厂长。
后来,田方服从组织安排,转向行政管理岗位,鲜少出现在大银幕上。而于蓝在演员的道路上大放异彩,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