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旭
作为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者,凯文·凯利认为,未来30年将是“永无止境的人、机器、自然三者的融合”。
2020年10月13日,观众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参观“文物的时空漫游(互联网+中华文明) ”数字体验展。/视觉中国
在中国的科技和互联网领域,提及凯文·凯利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他是《连线》(Wired)杂志的创始主编,被视为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者,人们往往不叫他的全名凯文·凯利,而是习惯性称他为“KK”(以下凯文·凯利简称KK)。
KK最擅长的事情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预测。20多年前,他在《失控》一书精准地预言了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在今天实现商业应用的云计算、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早就在这本出版于上世纪90年代的书中亮过相。因此,这位对科技有着热爱和思考的学者,被赋予了很多称谓——“世界互联网教父”“未来学家”“互联网预言家”,等等。
2016年,“凯文·凯利三部曲”最后一部《必然》中文版出版。
未来,人类将进入全覆盖型的电子时代。/图·pexels
KK从整个世界是一个生物体的角度出发,讲述了人类未来必然会走到的方向及其轨迹。在书中,他用12个动词对必然的科技力量作出了详细的阐述,并且基于他的经验,描绘了未来30年的趋势。他说:“我想讲的是一些长期的趋势,这种必然的趋势都是交织在一起的、互相依赖的,但最后朝同一个方向前进。”
形成、知化与流动
在KK的预测中,他首先提到的概念是“形成”(Becoming)。他指出,所有的东西都处在流动和改变的状态中,而在未来,它们都会实现升级,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
比如,有形的产品会在日后转化为无形的订购服务。以往人们在商场和市集才能买到的商品,现在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订购。而从本质上看,消费者所购买的目标,也已经变成了服务。原本需要的商品,只不过是这其中的一部分。
在KK看来,这种趋势还将延续:“硬件会最终形成软件,动词也会变成名词。”换言之,任何事物都会在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地完成更新,它们会慢慢地改变自己原有的功能和效用。基于此,KK举了百科全书的例子:“过去我们拿到的是已出版的百科全书,但现在,维基百科每一天都被改变着,我们正见证这个‘形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