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条件下,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单独投资拍摄《开国大典》。张天笑、张天民、刘星、郭晨四人共同组成编剧团队。
二、夫妻拍摄有了强大的编剧团队,《开国大典》的剧本于1988年7月22日审核通过。我(白羽居士)在前文写过,当时为了拍摄《大决战》系列,八一厂几乎把国内能够拍摄战争电影的导演搜刮一空,并成立了5个导演组,国军、我军,分别都有不同的导演拍摄完成。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前宽、肖桂云夫妇就成了导演的唯二人选,这可是我国电影史上有名的“夫妻店”。他俩本就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同班同学,又一同拜在教授田风的门下,毕业后一同进入长影。
黾勉同心,胶片联姻。
他们夫妇第一部联合执导的影片,正是赫赫有名的《佩剑将军》。当时为了赶进度,夫妻俩各自扛一台摄像机抢拍,加班加点工作,仅用了54天就完成拍摄。《佩剑将军》电影公映后,创下了当年发行电影拷贝的最高纪录。
每次遇到重大题材拍摄,厂领导总会想到这家“夫妻店”。李前宽夫妇接过《开国大典》的剧本后,一口气看完了将近8万字的剧本。
据李前宽回忆:看完后我夜不能寐,内心很激动,既有压力,更有动力,是一种抑制不住的创作兴奋。
夫妻俩当时就热烈的讨论起来,“开国大典”那么宏伟的场面该怎么拍?当时也没有电脑和数码技术,总不能在天安门广场前恢复1949年的盛况吧?
他们甚至想到,在结构相似的地质宫前广场上重新搭建一个天安门广场。但是,就算耗费巨资搭建一个广场,从哪再调集几百万群众?从哪还能调集海、陆、空三军?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激动是无论花多少钱也无法重新的。
于是,李前宽大胆决定,让历史资料片参与创作。
三、创新与融合历史资料片全部都是黑白片,信号很差,却贵在真实。如何将黑白底片与彩色胶片和谐地融为一体,绝对是个难题。导演夫妇在资料库中,从几千个资料胶片中一一筛选出来。据统计,《开国大典》从开篇到结尾,一共用到了40多处资料片。
导演要考虑每个镜头的景别、机位、长度,再根据影片色彩的渐变,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最后,还要将每个镜头都衔接到严丝合缝,其难度不亚于一项重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