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使如此。
最专业的票房专家,也不敢预测,这部总投资才890万的“小电影”,能在全国拿下3亿票房。
这是何等惊人的票房回报率。
《失恋33天》的成功是不是偶然。
Sir不想马后炮。
Sir只看到,《失恋》之后,中国电影市场多了两个新东西。
是光棍节档。
那两年,甭管你单恋初恋热恋失恋,国产爱情兴起了赶光棍节上架。
另一个,是“小妞电影”。
尤其后者,在小妞电影最火的那几年,几乎一半的中国一线女星,都主动贴脸。
章子怡,范冰冰,周迅,汤唯……
人人都想碰出,撞出,复制出下一个奇迹。
甚至是白百何自己。
《33天》后,白百何两年内主演了三部爱情片,但不论口碑,票房,都与当初相差甚远。
我们常说尊重市场尊重市场。
但尊重,绝不是简单地迎合。
真正的尊重,往往甘于寂寞,甘于等待时间去验收。
当爱情片“幸运”地跑出一个爆款,大家想的,不再是怎么琢磨它里面看似随意其实步步为营的设计,看似俏皮也许投入了创作者真情实感的爱恨。
而把票房简单理解成数字,把数字拆解成标签的排列组合。
类型、档期、话题、演员……
这叫尊重?
2011,《失恋33天》带火浪漫小品。
2013,《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青春虐恋登堂入室。
2014,《同桌的你》《匆匆那年》,核心情节跟《致青春》几乎没有不同。
网友甚至编起顺口溜。
国产青春就三宝:堕胎,车祸,难到老。
为什么青春电影里的女生都在堕胎?
表达爱情的代价只有这一种选择方式么
总之。
成一个抄一批。
死一批再等。
反正,总有下一匹黑马,下一个奇迹。
直到,它的出现。
2017年年底,凭借着比前作更不如的分数(豆瓣5.6),也凭借着比前作更矫情的眼泪,《前任3》以风卷残云的姿态,在全国拿下19.4亿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