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喊与细语的影评,瑞典电影《呼喊与细语》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6-20 00:06:21

02、色彩运用:影片独具特色又极具冲击力的色彩运用,更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也蕴含了对人性的思考

导演伯格曼说过:“我所有的电影都可以用黑白画面来想,《呼喊与细语》是例外。”

的确,色彩这部电影中被伯格曼导演几乎运用到了极致,而这些色彩也不仅仅是作为颜色而存在,其背后也有着丰富的寓意和内涵。

首先影片以红色为主要色调。场景转换时用的是红色,开场显示演员表等等字幕时背景用的也是鲜红的红色,而作为故事主要发生地点的那栋房子,也是以红色为主色调,墙是红色,地是红色,椅子也是红色。

而玛丽亚的衣服,也是以红色为主。玛丽亚是三姐妹之间最开放,最会寻求欢愉的人,满身的红色,正代表了她无处安放的*与热情。

红色是非常鲜艳的颜色,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很强,更能让人直观地感受到这房子里不寻常的气氛。与此同时,红色代表着想要冲出的内心*,暗指了“红房子”内的女人内心*的不安与碰撞,增添了一些紧张的气氛。

不过,红色虽然代表着不安与生命的流逝,但另一方面也代表着生命的活力,带来希望,暗示了还有作为救赎的爱存在着。

呼喊与细语的影评,瑞典电影《呼喊与细语》(5)

其次电影中白色的运用也具有深意。白色是艾格尼丝服装的主要颜色,也是姐妹们睡衣的颜色。白色一般大家都认为是代表着纯洁与柔和,在艾格尼丝身上,我们的确也看到了纯洁与柔和,这个颜色与她本人性格相符。

但是,总是一成不变的白色配上她那张几乎总是写满痛苦的脸,反而有些“白过头了”,衬得她更加苍白,更加无力,暗示了她的死亡命运,也暗示了苍白无力的艾格尼丝不可能有强大的力量来帮她实现“让姐妹们和好”的愿望,预示了结局。

而白色的睡衣明显是不符合她的两个姐妹的,当她们也穿上洁白的睡衣,总是给人不协调的感觉,反衬出了玛丽亚的不安分,以及卡琳的压抑。

最后黑色,也是电影中非常重要的颜色。卡琳的衣服是以黑色为主,同时黑色是艾格尼丝葬礼上的主色调,在影片的许多正反打镜头处还充当背景色。

卡琳的发型很正式,服装是肃穆的黑色,领口也是扣得紧紧的,俨然就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女性,显得非常严肃,看起来并不是一个易接近的人。

黑色是卡琳的保护色,她用黑色第一步拒绝了许多人的亲近,保护着自己,时刻提醒着她守好自己心里的防线,不要随便相信别人,不要随便敞开心扉。同时,黑色也压抑着她,拉远了她与周围人的距离,让她变得十分缺爱,变得十分孤独。

黑色的衣服一直是卡琳穿着,不过在艾格尼丝的葬礼上,大家都穿上了黑色。表面上看,这是为了合乎葬礼的规矩,但是情节进行到卡琳找到玛丽亚,想要跟她巩固亲密关系却被拒绝的时候,我才品味出来,这黑色不仅仅是为了哀悼艾格尼丝,更是为了衬托“剩下的两姐妹最终关系还是破裂”这件事其中的悲哀。

而充当着背景色的黑色使得人物成为画面的中心,使得画面从视觉上“安静”下来。使得观众能够更近距离地去接触人物的内心,将人性更好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色彩的运用是《呼喊与细语》的一大特色,但凡看过这部影片,基本都会对此留下印象。运用色彩不仅仅是为了抓住观众的眼球,更是为了让观众体会色彩背后的含义,更好地对人物以及情节进行理解。

呼喊与细语的影评,瑞典电影《呼喊与细语》(6)

03、情感表达:影片利用近距离的面部特写以及角色之间的身份的替代对情感进行表达,和观众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

看一部电影,不仅仅是为了看表面的故事,更是为了体会更深的内涵,捕捉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与*,从而给自己带来启发。而这些情感,就在影片的一些细节里表现出来。

今天,我就结合一下《呼喊与细语》的影片内容,对其情感表达方式简单分析一下:

①近距离的面部特写,为我们捕捉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

在玛丽亚试图勾引艾格尼丝的医生时,被医生拒绝了,医生带着玛丽亚来到镜子面前,一点点通过她的眼神、她的嘴唇、她的皱纹等等来分析出了她的自私与冷漠。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长达一分四十多秒的近距离面部特写镜头。

这个镜头给我造成了很强的冲击力,因为近距离镜头我看过,但是没看过这么近的。玛丽亚的脸就这么被放大,每一处细节都清晰可见,演员非常敬业和优秀,这么长时间连眼都没眨一下。

随着医生的分析,玛丽亚会做出相对应的动作,包括斜眼瞥,包括冷笑,包括带着冷漠看自己的皱纹。这些细微的动作是玛丽亚下意识被医生牵着鼻子走的表现,同时她又用冷笑来保护和伪装一下自己,如果你直视玛丽亚的眼睛,你也能从中读出一些茫然,一些哀伤。

还有一处不得不提的近距离面部特写是在最后卡琳和玛丽亚的关系破裂的时候,在拍摄两个人对话时,影片用了正反打镜头,说话的一方近距离正面面对镜头,不说话的一方基本隐藏在背景色黑色里。

卡琳眼中对爱的的渴望与被拒绝后的受伤,玛丽亚假装亲密的伪善笑容以及亲自揭开残酷真相后的冷漠眼神,这些小细节全部都被镜头记录,就算没有台词,通过这些细节,也能传递情感表达的信息。

这些特写为观众捕捉了人物内心细微的情感变化,缩短了观众和人物之间的距离,让观众能更好地与人物“共情”,更好地理解电影。

呼喊与细语的影评,瑞典电影《呼喊与细语》(7)

②注意角色之间身份的相互替代,其背后往往有着丰富的情感表现

玛丽亚是母亲最宠爱的孩子,长相也与母亲极为酷似,同时,她也是三姐妹中唯一一个有孩子的,可以说,我们可以把玛丽亚认为是母亲的延续,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母亲。

但是,玛丽亚却是三姐妹当中最冷漠最虚伪的人。艾格尼丝一直渴望着母亲的爱,希望母亲多注意她一些,可惜最终还是没有得到,不过她一直对母亲有所思念。可惜,在她身边的这位“母亲的化身”却是如此的冷漠无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就算母亲还活着也不会对艾格尼丝倾注太多爱的残酷真相,凸显了亲人之间的冷漠与隔阂。

同时,守护在艾格尼丝身边的女仆安娜也是”母亲的化身“。安娜很安静,但是脾气温和,拥有一颗爱人的心。她也有一个女儿,只不过死去了,女儿死后,安娜的所有精力都在艾格尼丝身上,她爱艾格尼丝,照顾她无微不至。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艾格尼丝对于安娜来说是替代了女儿。

所以说,艾格尼丝渴望的母爱其实在安娜这里得到了,也算是一种慰藉。但是非常可惜的是,艾格尼丝在最后呼唤着有没有人来帮帮她时,她最先求助于玛丽亚和卡琳,可见在她心里,母亲不在了,姐妹之情是重于主仆之情的。

虽然两姐妹拒绝她之后,安娜再一次像母亲一样陪在她的身边,但是我个人还是认为,安娜给予的母爱对于艾格尼丝来说是安慰,是温暖,但是还是比不上她自己母亲的爱和姐妹之间的感情分量重,艾格尼丝虽然也爱安娜,但是这种感情和亲情还是不一样的。

角色之间身份的互相替代往往透露着许多角色内心真实的感情与渴望,也往往会透露一些故事的真相。其中表露出来的复杂情感有时根本不能用语言来转述,但是却能直击人心,与观众在心灵层面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

写在最后:

《呼喊与细语》的故事性并不强,更多地是呈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人性进行了思考。通过从主题呈现方式、色彩运用、情感表达来多维度分析这部影片,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分析其创作背后的思考。

看完这部电影,卡琳被玛丽亚拒绝后露出的那个哀伤的眼神让我久久不能忘记。玛丽亚是一个伪善的人,总是在追求欢愉,追求刺激,可是她也不见得多么快乐。如果她真诚地接受了卡琳,也许两姐妹从此就得到了救赎。一个人就是一个人,有血有肉,并不是一座孤岛,在擦亮眼睛保证自己不被人骗的同时,付出真心给我们换来的是另一颗真心,是安宁与幸福。欢迎关注@顾依暖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