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面描述我们能看到,想要成为符合自己本性的样子,首先要面临的挑战,就是努力脱离不良的认同方式:
如果我们用单纯是模仿的黏着性认同、或者是不加分辨地迎合他人期望的投射性认同,来塑造自我,那这样的认同方式就会为我们设限、胁迫我们以某种固定方式去生活。
这一点在惊奇队长身上是非常明显的。从小时候开始,卡罗尔就没有用自己的性别进行自我设限,所以她要打棒球,她想玩赛车,她入伍后还要成为战斗机飞行员。
然而这样的努力却常常遭遇阻碍。疼爱自己的爸爸不愿让小卡罗尔继续遍体鳞伤,希望她不要变成要强蛮横的女孩,而是做个听话懂事的乖孩子;
军队的教练和队员看到她从绳索下摔下来,大声嘲笑,并从性别上否定卡罗尔的奋斗。这些“关爱”和嘲笑都在对卡罗尔施加压力,迫使她以特定的方式去生活。
我们在现实中何尝不总是在面临这样的困境。
别人将自身内部不愿忍受的愤怒投射到我们身上,我们在无意识之中就以这样的方式表现自我,成了坏脾气的人,还被人指责;
父母可能会将他们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倾注到我们身上,期待我们能用自己的人生去完成他们的心愿;
社会的刻板印象在人际互动中常常出现,以性别来要求我们的举止,以年龄来规训我们的行动。
面对这些投射和逼迫,我们可能就像那个害怕被照顾者抛弃和伤害的小孩,在焦虑不安中顺从或伪装,成为他人和社会期许的样子,很可能到后来我们感觉自己就是自己扮演的角色,而忘记自己仍拥有新的可能。
摆脱他人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弄清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样子,这条道路可能非常艰难。家庭环境、个人的先天状态,都可能成为自我成长的客观限制,而我们的心智状态也可能需要不断做出调整。
就像卡罗尔,她从小到大一直抵抗着周围的压力,努力朝向自己渴望的样子,她依然会面临各种失败。
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看似糟糕的经历呢?——如何理解和讲述我们的人生经历,成为了我们要成为自己的另一个关键。
简单来说,我们如何谈论自己的经历、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如何理解自己的特质,会不断强化我们成为谁。
在电影开头,卡罗尔会在训练中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被指挥官形容为“你太情绪化”,她也在将“情绪化”认定为自身的内在特质。这样的话,她就会认为自己真的会受到这种特质的影响。
但如果她能意识到,事实上在人生的很多其他情境中,她的表现都能证明她明明拥有着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用“情绪化”形容自己明显是不准确的。
所以,如何理解自己,如何谈论自己,影响重大。如果我们把自己叙述成固定的、消极的面貌,我们就会发现,在成为自己渴望的样子的道路上,我们似乎虚弱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