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与《子不语》:从创作源头起就千差万别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阑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康熙己未春日。 ——《聊斋自志》蒲松龄
自古中国具有强烈批判主义色彩的作品都因为作者对现实不满而写成,这样的书代表作之一就是《史记》。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此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报任安书》司马迁
司马迁列举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这些人来激励自己明志而著书。这些人其实都是成功了的人,他们的现实职位也是不错的。司马迁的位置又次了很多,只是一个史官而已,他发奋写书也是因为身体上的耻辱而导致另一面的极端放大。司马迁用写书第一发泄自己的不满,第二是用写书找回自己失去的自尊,第三就是掩盖身体上残缺的自卑感受。司马迁写书是有很多因素在其中混同而产生的结果,但是我们反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完全就是为了发泄现实不满而产生的"骂街"之作。"点背或者自己没本事不能怪社会",蒲松龄的作品是有很多粉丝的,大都和蒲松龄有着一样思想的人从他那里找到认同感与归宿感。蒲松龄用"鬼狐妖魔"来构建自己的世界观,用鬼狐来批判这个世界。
但是,写鬼狐的作家和作品在清代不仅蒲松龄,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写过鬼狐。还有就是笔者想要说的这部袁枚写的《子不语》。
袁枚,《子不语》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 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子不语》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撰写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子不语》的书名本于《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后来作者发现元人说部有同名者,遂改为《新齐谐》,本于《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之意。仿六朝志怪小说及《聊斋志异》,其中因果报应、荒诞迷信成分较多。部分篇章从偶然、猎奇的角度写不怕鬼的故事。文笔行云流水,十分酣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