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神经病”,告诉观众:
我王晶,不是没原则。
但转头才发觉这其实是另一个角度的自鸣得意,因为他的片赚了。
一种卖乖的心态。
王晶确实有着超强的商业头脑。
不到30岁,《青蛙王子》就破了邵氏记录。
《精装追女仔》系列、《赌神》系列,只要卖得好,一部一部系列往下拍。
即便是《澳门风云》系列,豆瓣评分从未及格过,可还是一连拍了三部,票房甚至节节高攀,从5亿卖到了11亿。
但,真的如王晶所说,观众拿钱投票,就是对他的认同吗?
王晶真的是不在乎身前身后名,一心“为人民服务”吗?
在Sir看来,这里面却是另一番景象。
02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王晶,Sir觉得最贴切的就是“随波逐流”。
哪里有浪就往哪里扑,扑出就自鸣得意地躺平并漂流。
什么意思?
先说“随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直到把余波的价值全部榨取干才算完。
从最“深入人心”的说起:赌片。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王晶开了许多风气之先,第一个被提到的总是赌片。
周润发的赌神高进、邱淑贞的一袭红衣,成为影迷心中的经典。
但王晶的第一部赌片《千王斗千霸》,这个项目由他父亲的《千王之王》而来(当然王晶也参与了编剧)。抛开这个不说,程刚的《赌王大骗局》也早了《千王斗千霸》五年。
所以你只能说,王晶是跟上了一个风口,他所作的贡献,是许多年后将这一题材更加发扬光大。
再说“追女仔”系列,你有没有发现,王晶的“追女仔”标题前面有“精装”二字?
没错,《追女仔》是麦嘉、黄百鸣的电影,《精装追女仔》则要到6年以后才上映。
至于一提王晶就有很多人浮想联翩的三级片……那更是一个时代的飓风口了,这里也无需多提。
所以说王晶的厉害之处并不在于创造什么题材,而在于能够很准确地把握热门的风向,谁红用谁什么火拍什么,人脑自带大数据。
那么,另一个“逐流”呢?
王晶曾经在访谈中说过,电影的市场在二三四线城市。
言下之意是,没必要去考虑电影的艺术性,大多数观众并不在意。
这是事实吗?是的。就该如此吗?至少王晶是一直如此。
《青蛙王子》,王晶第一部票房大爆的电影,拍的是什么呢?
钻石王老五追纯情女的故事。
同样是爱情喜剧,前一年的《表错7日情》,是少妇的微妙情感,拿了金像奖的最佳编剧。
同样是有钱佬追女的故事,前一年,陈勋奇拍的是《空心大少》,王家卫给这部片写了不少有意思的台词。
《青蛙王子》呢?最突出的可能就是陈百祥冒充残疾人,或者屁股被粘在了坐便器上?
这就是王晶最拿手的法宝:无下限地迎合观众。
《最佳损友》里,把脏话水果化,“香蕉你个拔辣”。
《武侠七公主》里,郑裕玲帮张卫健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