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年轻人有站位高度、思想厚度的「看见」。
从这个角度看,这恰是《正是青春璀璨时》的创作初心:拍一拍年轻人的肩膀,让其牢记自己从哪里来;挺一挺年轻人的脊梁,让其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
“必须得承认,社会上存在着某种喧嚣和浮躁,这很容易让青年群体在世界观、价值观的大方向上出现偏差、混淆。”刘明瓒说。
青年群体代表未来,他们的三观和文化溯源,在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构成中,占据了很大比重。
该剧在央八首播收视持续第一,央一复播依然收视封顶
所以就像鲁迅、郭沫若、茅盾所倡导的那样,文学作品必须主动承担开化、警醒、扬弃的历史、社会使命。
进入21世纪以来,视听类的文学作品俨然成为文化宣扬的主载体,这其中又尤以电视剧为重。坊间常说的那句玩笑话里伏着真理:我是看着XXX的剧长大的。
一句话:电视剧的创作,娱乐生活、陶冶情操只是其中一项功能,或者说那是它的外衣;文化立足点、价值观上的扬弃才是它的骨头和魂魄。
“戏里,《正是青春璀璨时》的生产和国防备战息息相关;戏外,这样一部热血青春大剧,在弘扬主流文化、价值观上擎起了一面旗帜。”刘明瓒说。
而且,它还拒绝以说教的方式。
担当眼下,《正是青春璀璨时》在央八黄金档临近收官之际,又紧接着在央一早间档复播,这足以见证其在引领文化价值、社会风气方面的独树魅力。
事实上,这部作品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几代同堂、空巷观剧的势头。“虽然时空不同,但青春却是一样的璀璨。”刘明瓒说。
他觉得,之所以会形成爷爷、父亲、儿子共看一部剧的现象,除却现实取材、匠心打造等重要因素外,有一个创作细节或者说是创作标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台词语境上、专业术语上,导演请了很多那个年代的三线建设者当创作顾问,这是为了高度还原那个时代;但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导演不希望演员有任何的刻板和僵硬,这就拉近了和当下青年的距离。”刘明瓒说。
他以自己饰演的夏文忠为例。
“他是一个顽皮、性情、刚正、冲动的大男孩。”刘明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