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的赵静梦想是去北京。1976年,全国曲艺汇演在北京举行,就在她一心为此忙活时,一个从上海来的摄制组敲开了她的门。当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筹拍《俺村来了个新媳妇》,电影上映后,改名为《新风歌》。剧本作者来自河南,写的也是河南的风土人情,导演赵焕章决定去河南取景,顺便在当地选演员。当时,他们几乎走遍了河南省文艺单位,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为他们开车的驾驶员出主意,“有个地方不对外开放,你们可以去看看,但别抱太大希望。”说的正是河南省曲艺调演大会。
那天,正在睡午觉的赵静被人叫醒,“有个摄制组来选演员”。她洗了把脸,什么都没准备,就去见了赵焕章等人。赵静回忆,“当时我对拍电影一无所知,而且觉得无所谓,心里就一个念头,我要到北京去,参加曲艺汇演。”她现场唱了一段坠子,第二天剧组就通知她去宾馆试镜头。上午排了戏,导演叫她歇会儿,等下午三点光线好,再试镜。赵静吃过午饭,就找了一个房间去午休。等到开拍,导演笑着说,“这小姑娘还真敢睡,你也不紧张,这台词是不是都睡忘了?”“没忘!”她张口就来,一条就过了。赵焕章对赵静的表演很满意,嘱咐她不要剪头发,等剧组通知试妆。
赵静回家告诉母亲,“我要去拍电影了。”母亲看了她半天,“这就去拍电影了,这么简单?”随后又说,“你行吗?”
为了演好农村媳妇的角色,赵静先要下生活,和当地农村老百姓同吃、同劳动。同剧组的演员还有冯淳超、丁一、谢怡冰等资深前辈,他们都很有拍摄经验。为了真实感,大家问老百姓要来衣服穿在身上,把自己的给他们穿。《新风歌》拍摄地点在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夏天40摄氏度高温,气候又干燥,上海过来的许多剧组人员都因为水土不服生了病,但没有人叫苦。
赵静在片中演一个窑场的场长,有一段情节是站在近两层楼高的渡槽上接砖,为此她每天专门练习接砖。导演还想办法帮她改掉戏曲演员的习惯。赵静小时候练过芭蕾,坐下时,脚尖习惯性向外撇,每当这时候,赵焕章便过来轻轻踢她一下,她立刻意识到要改正过来。
达式常在片中和她演夫妻,没谈过恋爱的赵静面对“达老师”,实在无法演出夫妻的感觉。那个年代电影中鲜少有亲热戏,最亲近的一个动作是夫妻间开玩笑时,妻子假装手握熨斗,要把丈夫脸上的皱纹烫平。这场戏,赵静老是过不了心里那一关。“你就把我当你大哥好了,不要叫我老师,一有老师两个字,感觉就隔了一层。”达式常教她,剧组前辈演员谢怡冰也想办法指导她,终于拍好了这场戏。
“一个新演员在这样的环境里,是被全摄制组盯着看的。”赵静走到哪里都有目光追随,她也在好奇地观察周遭的一切。第一次拍电影,她印象最深的是剧组的幕后人员。照明师顶着大太阳,还要拿着两米长、一米宽的反光板,有的还举着巨大的照明灯站在高梯上,给演员打光。为了拍摄更好的镜头,摄影师可以跪下来拍,甚至仰面躺在地上拍,起来后浑身都是土,“他们很辛苦,就是拍电影给我的第一印象。”赵静很尊敬照明师傅,休息时爱和他们聊天,成为好朋友。他们说,“赵静你真好,一般人看不起我们的工作。”赵静说,“尊敬是相互的。首先要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职业,别人也才会尊重你。”说得师傅们心服口服。上影的许多老照明私下管赵静叫“女神”,如今见了面,还很亲切。
赵静说,“我很幸运,拍第一部戏时,那些无私的老艺术家给我很多帮助。也就是这部戏,让我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艺术观——一切从人物、从戏出发,一切为人物服务,还原生活。感谢上影厂和上影演员剧团所有老演员,让我沿着这条正确的路一直走到了今天。”
命运把我安排到上影厂
《新风歌》还未拍完,上影厂就向赵静抛出了橄榄枝,面对其他人打破头争抢的机会,她却谢绝了。一方面,赵静觉得自己还没想好将来要做什么,“我那时候甚至在琢磨怎么把拍电影学到的方法用在曲艺表演上”;另一方面,上海是个陌生的城市,上海话听不懂,饮食不习惯,再加上离家遥远,都让她难以下定决心。
《新风歌》结束后,赵静就被峨眉电影制片厂借调去,在西藏甘孜拍摄了电影《冰山雪莲》,后来又被珠江电影制片厂借调去拍了《凌云志》。上影厂一直没有放弃这棵好苗子。赵静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有天分和功底,表演自然放松,性格和气又肯吃苦,而且个子高挑、形象大气,正是上影厂缺少的“大青衣”。
赵静在上影厂影棚里拍戏时,“闲杂人等”总是一波又一波地围过来,尽管一个个都自称有事路过,其实都是特地过来看她的。为了说服她进上影演员剧团,当时的上影演员剧团团长铁牛四下河南,还摔了一个大跟头,险些有性命之忧,让赵静感动不已。
“干一行,爱一行”,这是父母教给赵静的。决心进入上影厂,把自己交给电影事业,赵静没有后悔过。
进了上影演员剧团后,众多剧团前辈的关爱和耐心指导让赵静觉得温暖。采访所在的会议室墙上,悬挂着一幅幅剧团前辈的照片。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赵静感慨万千。“剧团是个大家庭,这里70%的人我都合作过”,她一一细数,“王丹凤老师对我特别好;在录制剧团春晚的时候赵丹老师就带着我;陈述老师在《渡江侦察记》演敌情报处处长,写一手好字,真的很了不起;秦怡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帮助……”顿了顿,赵静说,“现在再看大家一起合作过的电影,我会很难过”。
1979年,上影演员剧团拍了第一部电视剧《卖大饼的姑娘》,赵静和郭凯敏、陈燕华等主演。这部剧表现的是上海弄堂生活,非常接地气。赵静演的角色要挎着篮子,到弄堂去叫卖,等到拍摄时,她却发现很难张口喊出来,越演越不好意思。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瓶颈,“拍第一部戏时,我天不怕地不怕,你让我怎么来,我就怎么来,后来好像越演,越对角色有了顾虑。”
她意识到,演员不能一辈子吃天赋,总有一天会坐吃山空。于是,在拍了近10年戏后,已经家喻户晓的赵静决定去读电影学院。1985年,她顺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干部进修班,这圆了赵静多年来想上大学的梦想。她的同班同学有唐国强、郭凯敏、寇振海、刘信义、宋春丽、宋晓英、吴玉芳、姜黎黎、赵娜等22人。“我不是科班出身,拍了那么多电影、电视剧,觉得自己身上的电放光了,我需要充电了。”
受当时的条件限制,她一直惋惜年轻时上学不够。小时候,有次念东西时,姐姐无意间说,“你怎么那么笨,一句话都念不完整”,这个声音在此后多年一直回荡在赵静的耳边。后来,剧团要学习报纸社论,需要有人来读新闻,她自告奋勇,每次读,都一定要读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感觉。
电影学院的学习让赵静受益匪浅。片段练习时,老师让她演《骆驼祥子》里的虎妞,与她搭戏的是班主任谢园。“我行吗?”她有些不敢相信,经过老师的排练,在片段考试时,效果非常好。考试到中午时,很多人端着饭碗进大礼堂来看。“我才明白老师的用心,如果在电影厂,完全不会考虑我来演这样的角色,通过这样的挑战和尝试,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