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历过胶片时代,特别知道珍惜。要是完不成,对不起,第二天剧组就不会给你好脸色。”赵静说,数码时代拍摄是方便了,但有的表演准确度就差了些。她坦言,现在拍戏条件好多了,刻苦程度却不如以前。
胶片电影的拍摄,用字面意义上的“争分夺秒”来形容并不为过。赵静记得,导演手里会拿秒表掐时间,就像比赛一样,一按下秒表,演员的表演必须精准,在三秒到五秒内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一滴泪说要两秒钟掉落,就要在两秒内掉下来。因此,演员对表演的掌控力十分重要。
一部胶片电影,是用上千个甚至更多个几秒的镜头连接起来的,这或许也是现在观众总说老电影好看的原因。“很多年轻演员没有拍过电影,对过去电影是怎么拍的并不熟悉。”赵静感慨,现在摄影技术发达了,一场戏两三台机器同时拍,先拍一遍全景,再来一遍中、近景,一遍特写,哪怕三遍演得不一样,也可以挑能用的用。
以秒来精确计算的表演,是否会限制演员的发挥?赵静说,“只能是更精确。因为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所以,电影的表演也应该是六分,最多是七分。这是日本演员高仓健的名言。剩下来的四分、三分,是观众、影片的音乐、音效共同完成的。”
这也是一种表演的留白。
赵静爱朗诵、书法、摄影,还拜师著名画家陈佩秋学画,成为她的入门弟子。她开了一个名为“静静朗诵”的公众号,不定时发表新诗朗诵。在她看来,这些艺术都是相通的,无论绘画、唱歌还是摄影,都可以滋补表演艺术。“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越丰富,修养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