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萨利机长》截图
萨利机长的壮举也印证了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的观点:如果环境足够有规律性,并且在判断时有机会掌握这些规律,联想机制就会识别这些情景并做出快速且准确的预测与抉择。这些条件若得到满足,你就可以相信某个人的直觉。
就像医生、运动员、消防员等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在面对复杂但基本有序的情况时,过往长时间的训练形成的直觉往往是可信的。而对于普通人来说,第六感发生效用的事件大多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这些事情不确定性很大、比较偶然,有时甚至来不及深思,在这种情况下,第六感的准确性就大打折扣了。
而我们中一部分人之所以认为第六感很准,是因为受到了幸存者偏差的影响。
二战时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教授沃德针对联军轰炸机遭受攻击后的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于是军方指挥官要求轰炸机在机翼加上装甲,以提高飞机的防御能力。但这个提议却遭到了沃德教授的坚决否定。沃德教授认为目前研究的轰炸机都是从战场上成功飞回来的“幸存者”,因此它们机身上的弹孔并不致命,真正应该研究的是那些被打中并坠毁的“倒霉蛋”,“看不见的弹痕才最致命”。
其实,那些第六感应验的瞬间就像是从战场上飞回的“幸存者”,因为有第六感应验的例子存在,我们往往会对那些应验的瞬间记忆深刻,产生强烈的依附心理,却很容易像当时的军方一样忽略了那些真正被摧毁的大多数。
第六感不是天赋,而是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的能力,顾佳的第六感源于对许幻山生活细枝末节的关心,萨利机长的第六感来自几十年如一日般安全飞行的经验。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神秘的“第六感”背后,藏着的或许是我们自己都毫无察觉的独家记忆。
参考:
周义澄.科学创造与直觉[M].人民出版社,1987
威廉·杜根.直觉[M].李芳龄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M].胡晓姣,李爱民,何梦莹译.中信出版社
来源|南都周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