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仙剑》系列的反派明显是拥有主观意识的,拜月和邪剑仙都以“人”作为考量。
拜月认为人性本恶,世间无爱,所以创立邪教,妄图建设一个饱含大爱的世界;邪剑仙认为人生没有价值和意义,人生只有痛苦和哀伤,所以他执意用死亡来结束一切悲剧。
一个追溯根源,一个洞晓过程,他们都是唯心主义者,只是选择的道路太过极端罢了。
深谙“仙侠”二字的精髓仙,大善者也;侠,大义者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仙之大者,救济苍生。
“仙侠”的本质与“江湖”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宣扬以博爱解救小爱,用大义挽回无辜。仙剑系列的主角们,心中都曾拥有着大义,都愿意为了无辜的天下苍生献出自己的性命,而不是自私的选择“为一人背叛全世界”。
尤其《仙剑三》,它演绎的都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原本永安当的小伙计,却要背起前世孽缘,踏上遥遥路途,拯救人间;原本爱吃爱笑的老实人,却要用自己的肉身换来点滴粮食,饮鸩止渴;原本见利忘义的墙头草,却在关键时刻,舍弃性命,救下女娲一族的后人……
这些小人物都心怀大爱,舍弃小我,救赎大众,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救下一方百姓。
而当代市场上泛滥的剧,都是披着“仙侠”的外衣,演绎着都市偶像剧的“言情”。如果是大男主剧情便一堆女性角色绕着男主转;如果是大女主剧情,则所有人都只认爱情,不认天下,不识大义。
没有了曾经的赤诚与纯粹,只剩下吵吵闹闹的荒诞,丢失了侠者的义,遗忘了仙者的善,独留下枯燥乏味的“卿卿我我”。
挂着“仙侠”的标签,却要为“言情”让路,实在有些本末倒置,这也是近年国产仙侠剧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
恰到好处的基本元素十年前的特效与现在相比,技术上自然是要落后许多的,但从最后的效果来看,《仙剑三》的特效却是要比“斗气化马”上乘得多。
仙侠剧的最大特点之一便是武打,武打的绚丽效果需要配合特效,增加观感。
《仙剑三》的武打胜在真实,它并没有全用特效来充实观众的眼球,而是填入了真真实实的武打动作,不论是悬挂在空中后空翻,还是舞刀弄剑比招式,主角团的人都真切的演出实际,纵然没有练家子那般的行云流水,但绝对没有辜负观众的期待。
炫酷务实的动作搭配上“点到为止”的特效,“经典”二字,呼之欲出。
关于配乐方面,则只能用出神入化来形容。
中国香港原创音乐宗师麦振鸿谱下的《仙剑》系列配乐,时至今日依旧震撼人心,只要前奏响起,曾经那些饱含情怀的岁月,便会从记忆深处喷涌而出。
这也促使了《仙剑三》能够如此经久不衰,只要记忆不散,往日的热血就永远都在沸腾,曾经仗剑走天涯的童真便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