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几天破了两亿播放量的《小红象》是这样的:
小红 小象 是小红象
小象 小红 是小象红
小红 小象 是小红象
小象 小红 是小红红
除了杨超越特色的唱腔和洗脑的旋律,这首歌最令人迷惑的便是歌曲的作词者处,赫然写着“鲁迅”二字。
想必你和我一样,立刻就联想到了语文教材上的作家鲁迅了吧?是的,相信你的眼睛,《小红象》的的确确是鲁迅先生所作的词——为了让儿子能够安然入睡,鲁迅先生编写了这首摇篮曲,每晚唱给儿子听。
原来,林语堂先生曾誉鲁迅先生为“白象”,赞其在中国文坛的难能可贵和与众不同。故此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为先生取了“小白象”这个爱称。其子周海婴出生后,先生见儿子遍体通红,便唤儿子“小红象”。
没想到吧?如此一个言辞锋利、匕首投枪、针砭时弊的大文豪也能写出这么童真、幼稚的字句。
那怒喊出“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巧舌,哼唱这样的童谣时又是一番什么样景象呢?
在我们的印象里,总觉得鲁迅先生是一代大文豪、是革命家、是先驱者。但我们忘了他也是一位丈夫,一个父亲,还是百分百的慈父。
鲁迅先生48岁才老年得子,他颇宠爱这个儿子,从出生时起便坚持亲自为儿子洗澡,直到洗感冒了才让护士接手。
海婴啼哭时,他那双能射穿敌人心脏的眼睛便会收敛了锐利,温柔如水地注视着孩子的眼眸,哼起咿呀咿呀的童谣,框着他静静睡去。
这样温情脉脉的画面,最能让人感动。
海婴渐渐长大,鲁迅先生对他的调皮也有颇多无奈之处。据郁达夫回忆,鲁迅曾打趣:“海婴这小捣乱,他问我几时死,他的意思是我死了之后,这些书本都应该归他的。”
听这宠溺的语气,也就不难怪鲁迅先生会写出那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了。
鲁迅先生没能陪伴他的“小红象”长大成人,在周海婴仅7岁时,溘然长逝了。
他留给爱子的最后一份礼物,不是钱财遗产,而是一份昭告天下的“自由”,遗嘱中嘱咐:“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爱之深切,之真挚,令人动容。
杨超越新剧中选择这首歌作为插曲,也是因为她饰演的角色幼年便失去了父亲,赵英俊作此曲时,便是想借鲁迅先生深沉的爱意唤起听众的共鸣。
记忆中,母亲在我小时候也经常叫我小名,两个字反复编缀哼唱,没有什么含义,只是她将千言万语浓缩在了这两个字里罢了。
长大后,父母的爱愈来愈含蓄,我没再听过母亲哼唱我的小名。如今听了这首《小红象》,不禁感叹:要是能有鲁迅先生这样的远见,我也早早把它记下,谱写成曲,也就不留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