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原唱原词,萍聚原唱歌词全文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11-13 02:11:44

古人以为山为水之源头,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得不到自由。

秦观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党争斗争漩涡中去呢?

总而言之,生活的洪流,依着惯性,滚滚向前,它总是把人带到深不可测的远方,就像这本该绕着郴山的郴江,它却把自己带到苦涩、荒凉的未知远方。

结尾两句,是无理问天之语,其用意在可解和不可解之间。这在表面所写情景之外更增加了一种神秘而无理性的气氛,更具吸引力和感人的力量。

萍聚原唱原词,萍聚原唱歌词全文(9)

郴江水绕郴江流,东向注入湘江,本是自然现象,无感情可言,但敏感多情的词人在历尽远谪思乡之苦后,竟以自己的心想象为郴江水之心,加入有情字眼“幸自”“为谁”,平添了一种象喻意义。

无情的山水顿时化作有情之物,而使那郴水流出郴山直下潇湘不返的造物之天地,成为冷酷无情。这种深隐幽微、哭怨无理的情意是极难以理性去解说的。

有时候,在诗词之中,看似毫无逻辑的语言就是至情之辞。

秦观所问的“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令人想起屈原《楚辞·天问》中对天地宇宙的提问,李白的《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些都是无理之语,却也是至情之辞。

正是那些生活遭遇到极大忧患挫伤苦难的人,才对天地之间的不平发出这样的究诘。所以,秦观说郴*应该留在郴山,我们为什么不能挽回那东流之水呢?

萍聚原唱原词,萍聚原唱歌词全文(10)

为什么不能使美好的东西永远留下来呢?这深悲沉恨的问语,写得这样沉痛,而至于“曲尽人意,动摇人心”,这是他过人的成就,是宋词里的一个进展。

没有秦观这样深悲沉恨的人,写不出这样一个深悲沉恨的句子;没有那种心灵上想象,不能跟假想形象结合的人,就赏不出下片的象征意味。

这里与上片的“桃源”“杜鹃”相承应,由对快乐之处与美好岁月的悼念和怀思,到“此恨无重数”的惨切及最后的流泪追问,笔力沉挚,又余音袅袅,令人深思,一种极纯真、痛彻肺腑的心灵审美,那时梦时真、缠绵往复之心曲给人以特有的美感。

《踏莎行》全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创造了一个凄婉和绝妙的意境。前人说“诗无达诂”,词也是这个道理,不同的人欣赏便各有所得,只要能感物怀人,怡情养性,使人感受到诗意与美感,就足够了。

萍聚原唱原词,萍聚原唱歌词全文(11)

一首《踏莎行》,写出了秦观的悲苦与迷离,面对惨淡人生,秦观的无理之问,成了哀告无门的凄厉与沉沦。他在孤馆独宿,在背井离乡的寒颤中为自己不圆满的人生强行画上圆满的句号。

虽然词人也在寻找“楼台”“津渡”,眺望“桃源”,也曾叹惜春去“斜阳暮”,但词人无力抵抗现实的凄凉,绻缩孤馆,任由寒风肆意吹袭,听声声的杜鹃啼叫,泪流满面。

现实已彻底失望,还望亲朋戚友一念,有书信传递温暖,怎奈“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只能遗下“此恨无重数”堆砌心头。

所以,秦观一面追问郴江水“为谁流下潇湘去”,一面亦有意随水流逝去了,词中隐隐包含着的生命意蕴,乃为自我放弃,并无珍惜之意。

萍聚原唱原词,萍聚原唱歌词全文(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