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明辉
教授、博导,北京大学名师,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前系主任、科研处处长。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曾任北京大学学工部副部长、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院长等。多年来主持《20 世纪西方音乐》《西方音乐欣赏》《音乐与数学》《听觉文化与世界文明》等北京大学名课、音乐专业课程及教育部优秀中英文慕课,其影响力覆盖全球百余所高校。公开发表中外文著述逾百万字。曾获北京市青教赛一等奖第一名、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教育部全国在线教育优秀教师奖、首都劳动奖章等。
周一傍晚 18:40,毕明辉准时走上讲台,“孩子们,我们上课了”。“孩子们”是毕明辉的口头禅,而台下的学生们显然早已经对这个称呼习以为常。
这个学期的每周一晚上18:40至21:30,都是毕明辉与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王杰联合讲授通识课《音乐与数学》的授课时间。这是一门 480 人的通选课,尽管毕明辉曾调侃“北大学生评价一门课好不好的唯一标准就是,这门课的老师是不是容易给高分”,但毫无疑问的一点是,在北京大学名师辈出、丰富得令人眼花缭乱的通选课中,毕明辉的课从来都是最被学生偏爱的课程之一。
北大通选课选课机制相当复杂,简单来说,每个学生每学期会被分配 99 个意愿点,这些意愿点可以投给已经报名超名额的课程,以增大自己被选中的概率。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2022 级博士生丁明朔,是北大中乐学社理事长,也是《音乐与数学》助教之一。当年为了选上毕明辉的《西方音乐欣赏》课,丁明朔投了 78 个意愿点,而投了 99 点还连续选不上课的同学不在少数。
在记者旁听的这节《音乐与数学》课上,毕明辉在三个小时中用科学的方式阐释了人对音乐的个人偏好,“世界上有很多音乐你喜欢,有很多音乐你不喜欢,why ?”
学科交叉是毕明辉授课的一大特点,从北大到音乐学院,他都是如此。
无论是《20 世纪西方音乐》,还是《西方音乐欣赏》《中西音乐文化》《音乐与数学》……从音乐出发,毕明辉可以讲到建筑、艺术、文学、数学、物理、信息学……任何专业的听课学生都可以从自己的专业背景或生活经历中,找到与音乐交朋友的入口。
毕明辉说自己是个忙碌的人。现在他身兼数职,是教授、博导,北京大学老师,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科研处处长,既要教学,还要参与科研、行政方面的工作,但他在其中找到了三角形的协调关系——用科研引领教学,同时把教学当作科研重要的试验田,在教学中不断试炼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他在工作之余会主动学习各种音乐之外的知识,喜爱结交各领域的朋友。
2009 年,学西乐出身的毕明辉加入北京大学中国音乐学社。这是一个致力于中国音乐和中国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学生社团。他不仅在中乐学社当指导老师,还把社团中的各个学科的骨干学生团结起来做课程助教,让他们用自己学科的优势来帮助建设课程,打破学科壁垒。2018 年本科考入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丁明朔,就是在中乐学社认识的毕明辉,并成为他的助教。目前,这个助教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稳定成熟。
音乐与数学这两个乍看毫不相关甚至有些相悖的学科,在毕明辉看来,是一个闭环的起点和止点,“在相当长的时间中,我们都认为音乐是感觉的,是主观的,但实际上音乐是非常客观的,完全可以通过数学公式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到目前为止,音乐里还没有什么东西是数学不能表达的。”比如旋律是一个几何图形,谱子上音符上上下下的运动轨迹,实际上都是一种几何,“有的孩子一定要用看的方式去体会几何,例如绘画;而有的孩子则可以通过听的方式来体会几何,例如音乐,但说到底,原理都是几何”。此外,比如节奏,是一种关于时间定量的艺术,“在音乐里,节奏是一种周期重复或循环的关系”。
2008 年,毕明辉第一次在北大开课。第一堂只有6个学生来听。后来,随着《20世纪西方音乐》《西方音乐欣赏》等一系列课程的开设,以及2016年开始、如今在北大落地8年的《音乐与数学》,所有关于音乐通识教育的奖项几乎全部拿到。“在经营这门课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在观念上能够得以更新。我们所做的,并不是把音乐和数学生硬地并置在一起,而是带领同学们探索二者交叉融合的阴影地带”。
毕明辉的活动范围很广,喜欢实践中看世界。他也鼓励学生们到实践中去,积累经验、形成智慧。他认为,欣赏和感受美一定要到一线去,才能切身感知那种穿透内心的震撼。去博物馆里欣赏一幅画,不仅可以看到,还可以听到、呼吸到,只有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所有的感觉都在真实情境中被激发的时候,才称得上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