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轮渡上的这一场戏,整部《万箭穿心》的故事,其实又进入了另外一个层次,那就是从对“婚姻”的思考,上升到了对女性的思考,上升到了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比如后面女人为了养活一家人,十年如一日的在“汉正街”里替人挑着扁担,风里来,雨里去,而忽视了对于唯一儿子的感情培养,而忽视了对于唯一儿子的家庭教育。
儿子年幼,但是对于父亲的死,对于母亲的绝情,他都一一记在脑海里,而作为母亲的她,除了赚钱,除了养家,除了给儿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其实是间接将儿子置于缺少母爱和父爱的环境中的。
特别是当一个儿子,从小目睹着自己的父亲受人欺负,从小目睹着自己的父亲受委屈,这本身就会给儿子的心理造成扭曲。
而基于这一点,才有了后面儿子考上大学的那一刻,选择将母亲赶出门,才有了十年如一日的对母亲的恨意。
甚至儿子的脸上也从来都没有笑容,心里似乎还装着事情,都说明了母爱的缺失,缺位对于儿子的人生影响。
至于最后母子在阳台上的那一场冲突戏,以及母亲在河边偶遇拍照大学生的那一场戏,如果能结合起来看,确实能从真实的故事里,发现人性的张力,以及母爱的伟大。
而当我们评判一部电影好不好的时候,不就是从故事的真实性,以及由真实故事引发的人生思考,来判断好坏吗?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判断,我认为这部《万箭穿心》,无疑在故事性上是有极大优势的!
但是抛开故事的整体标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部电影中,几个关键人物的脸谱化也太过明显。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可能就是男主人公马学军,在电影中他的人设是一个在工厂里混的八面玲珑的厂办,也正是因为这一层身份,才有了后面马学军分到新房,搬进新家的缘起。
但是镜头一转,到了家里,到了面对妻子,马学军这个男性角色,似乎就变成了另外一幅脸庞,不善交际,不善言辞,甚至被一个“卖菜女”疯狂打压。
当然编剧之所以给马学军这个人物打上这样的烙印,是为了突出马学军这个男人的窝囊,也是为了后面马学军被抓到“偷情”以后,选择自*埋下伏笔。
但是,我认为这种脸谱化的“老实人”人设,这种“标准”的人物性格,太过了。
特别是在马学军从旅馆老板那儿明明已经知道了背后举报他的人是自己的妻子,明明知道房子是单位分给他的时候,作为一个真实的人物,作为一个具体的人,最有可能的选择应该是不顾一切提出和妻子离婚。
特别是当他和妻子的矛盾已经公开化的时候,借着这次机会,一个真实的人,肯定是不会去寻死,肯定是不会跳河的。
而在电影里为了将“女强男弱”,为了将“老实人”的形象坐实,最后提取了老实人的公约数,最后让角色走到了极端,这本身就是一件太过了的事情。
当然为了艺术效果,为了戏剧冲突,我想大多数人应该也能接受这种“脸谱化”的人物转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