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截取自《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蔡健雅《陌生人》萧亚轩《最熟悉的陌生人》都算是同一主题的延伸。我们很喜欢总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那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通过爱的人,认识自己,这就是“爱的教育”。
爱情,除了能带来清醒的成长,更能给予现实的温柔。
华语金曲《我只在乎你》歌词是慎芝写的,她与丈夫是事业上的伙伴,一生的情感伴侣,但是丈夫过世较早,这首歌写于她丈夫离开几年后,歌里没有一点离别的感伤或哀怨,满是那种心甘情愿的温柔。尽管你走得早了一些,但还是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你”。
没有爱是不值得的。
最好的爱 相互依存,各自独立早年以为“轰轰烈烈、难分难舍”是最好的爱,年纪大了明白“相互依存、各自独立”才是最好的爱,这八个字是刘若英婚后一首新歌《陪伴者》的主题。
年轻的刘若英唱着《一辈子的孤单》,和某位前辈的隐蔽爱情若真若假,漫天飞舞,好像像她这样独立、有想法的文艺女青年很难找到自己的归宿,但她找到了。
2002年,刘若英在电视剧《粉红女郎》中饰演“结婚狂”,片头曲是她演唱的《一辈子的孤单》。其中那句“喜欢的人不出现,出现的人不喜欢”唱出了不少人的无奈。2011年8月8日,41岁的刘若英与钟小江注册结婚。2014年年终,她生下一子。原来爱真的是天时地利的迷信,只等那人出现,尘埃落定。
那个人没有来的时候,你在寻找那个人,那个人来了以后,你会思考和那个人的关系。等解决了那个人、和那个人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就算“尘埃落定”了,否则你的爱情,或许都不够成熟。
除了刘若英,还有杨千嬅、梁静茹、陈慧琳、范玮琪等等,沿着歌手的生命线听一听她们的作品,真的可以离现实的爱更近一步。
女人如此,男人也是。年轻时候的罗大佑是台湾“愤青”的代表,中年以后的《家II》就有了温馨的感觉;李宗盛从《生命中的精灵》的羞涩,到《山丘》的成熟,经过了多少爱的洗礼,终有这样的心智。
最好的爱,因为独立,所以完整。
姚谦在新书《我们都是有歌的人》中解读了四十多首华语歌,有的歌很流行,听他说一遍,才恍然大悟。有的歌是B面歌,或者独立歌曲,蕴含着更深的思考,没有那么红,提供了更多的启发。
人生岂能没有音乐,感谢有歌,常伴此间。
《我们都是有歌的人》
姚谦 著
中信出版集团 | 2019.4
解读情感中的孤独、纠结和勇气
回应每个人的焦虑和困惑
华语乐坛金牌音乐人姚谦
首度解析歌词与情感的隐秘关系
是一首又一首歌,陪我们度过难捱时刻
解读歌里的孤独、温暖和勇气,回应人生不同阶段的情感焦虑和困惑
姚谦逐字逐句重读邓丽君、李宗盛、罗大佑、张艾嘉、林忆莲、刘若英、陈绮贞、许巍、杨千嬅、江美琪、萧亚轩、陈粒50余首经典。用歌回应:独自漂泊的孤独、措手不及的失恋、情路难走的苦恼、青春逝去的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