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一个才华横溢、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制作团队,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是影片品质的坚实保障。
这部影片的导演是程腾和李炜 。程腾,1988 年出生于北京,他的动画之路始于中学时期对动画的热爱,2007 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在校期间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2010 年,他与同学李夏制作的短片《红领巾侠》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这部融合了 80 后怀旧元素和精彩动作场面的动画短片,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动画节 ASIFA 中国奖,让程腾在动画圈崭露头角 。此后,程腾前往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深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南加州大学期间,他的作品《纪念日快乐》获得了第十一届东京动画大奖 “特别赏” 大奖,这是日本动画的最高奖项;2014 年,他又凭借 2D 和 3D 相结合动作短片《Higher Sky》获得第 41 届美国学生奥斯卡动画短片类作品银奖 。从南加州大学毕业后,程腾进入梦工厂担任联合导演,在美国动画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入了解了成熟的创作机制以及完善的工业化生产流程 。2017 年,程腾回国,担任动画电影《姜子牙》的导演,他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先进的动画技术相结合,为观众呈现一个全新的封神世界 。
另一位导演李炜,从事动画创作二十余年,拥有丰富的动画制作经验。他曾在上海、深圳参与过日本、美国迪士尼,欧洲多个动画影片的动画和原画设计稿的制作和导演工作,后在北京发展,参与了《地藏》《魁拔》等动画影片制作 。在《大鱼海棠》的拍摄中,李炜担任执行导演,积累了二维动画领域的宝贵经验。他有感于国漫的竞争力薄弱,发誓要做出一部让观众疯狂的作品 。当他与程腾商量制作动画电影的想法时,两人一拍即合,选定了姜子牙的故事。李炜想要通过《姜子牙》,塑造一个有血有肉、充满矛盾和挣扎的中年英雄形象,探讨更加深刻的主题,为国产动画电影开辟新的道路 。
在《姜子牙》的制作过程中,导演程腾和李炜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打造出一个独特而真实的封神世界,他们带领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故事创作方面,团队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方向性探索,尝试了各种不同的姜子牙形象和故事走向,最终确定了以封神大战之后为背景,讲述姜子牙信仰崩塌与重建的故事 。在角色设计上,他们力求突破传统,塑造出符合现代观众审美的角色形象。例如,姜子牙不再是传统印象中须发皆白的老者,而是一个中年大叔形象,他有着普通人的困惑和挣扎,这样的设计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
为了呈现出精美的画面和震撼的视觉效果,制作团队在场景设计和特效制作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电影中的场景设计难度极大,因为故事发生在商末周初,这个时期基本没有出土文物可供参考,团队只能从零开始,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场景 。像幽都山的场景,最初设计的树林像北欧的树林,经过反复修改,改成了巨大前景区的紫色竹子,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充满了神秘氛围 。在特效制作方面,团队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力求将每个特效细节都做到极致,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
除了导演和核心创作团队,《姜子牙》的成功还离不开众多幕后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1600 名动画人齐心协力,共同奋战了 4 年之久,才将这部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无论是原画师、建模师、动画师,还是后期制作人员,每个人都为影片的品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
两者之间的微妙联系《哪吒之魔童降世》与《姜子牙》同属光线彩条屋 “中国神话系列” 。光线彩条屋影业在打造这个系列时,有着明确的战略布局。它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为蓝本,通过对经典神话人物和故事的重新演绎,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到《姜子牙》的备受期待,这一系列电影在市场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这个系列就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每一部电影都是家族中的一员,它们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即中国传统神话文化,但又各自有着独特的个性 。《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其活泼幽默的风格、热血励志的故事,展现了哪吒这个角色的成长与蜕变;而《姜子牙》则以其深沉严肃的主题、宏大壮观的场景,探讨了姜子牙的信仰与救赎 。这种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特点,使得观众在欣赏每一部电影时,既能感受到熟悉的神话氛围,又能体验到全新的故事内容,增加了观众对系列电影的期待和忠诚度 。
(二)联动短片与饺子的参与饺子不仅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还参与了《姜子牙》和《哪吒》的联动。由饺子监制的联动短片《姜子牙哪吒神仙联动拜年》,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了姜子牙和哪吒这两个角色之间有趣的互动 。短片中,姜子牙化身 “强迫症” 帅大叔,精心准备了一桌 “整整齐齐” 的年夜饭,前来做客的哪吒却接连疯狂试探 “逼死强迫症”,让人忍俊不禁 。
这个联动短片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两部影片来说,它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手段,通过将两个不同影片中的角色放在一起,制造出新奇有趣的情节,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提高了两部影片的关注度 。同时,它也为封神宇宙的构建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是处于同一个封神宇宙之中,增强了封神宇宙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联动短片满足了观众对两个角色同框的期待,为观众带来了欢乐和惊喜,进一步加深了观众对这两个角色的喜爱 。
(三)封神宇宙下的角色与主题呼应在封神宇宙的大框架下,《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在角色设定和主题表达上有着诸多呼应之处 。
在角色设定方面,两部电影中的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哪吒,那个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内心渴望被认可、充满正义感的魔童,他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挑战与挣扎 。而姜子牙,作为众神之长,他原本对天命深信不疑,但在经历了封神大战中的种种事件后,开始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怀疑,陷入了迷茫与困惑之中 。他们都不是传统意义上完美无缺的英雄,而是有着普通人的情感和弱点,这样的角色设定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
从主题表达来看,两部电影都围绕着 “天命” 这一核心概念展开 。《哪吒之魔童降世》传达出 “我命由我不由天” 的反抗精神,哪吒不愿意被命运束缚,勇敢地与天命抗争,努力掌握自己的人生 。而《姜子牙》则在探讨 “万物由己不由神”,姜子牙对天庭的权威产生质疑,他认为神不能随意决定万物的命运,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 。虽然两部电影对 “天命” 的解读有所不同,但都在鼓励人们追求自由、独立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主题上的呼应,体现了封神宇宙在思想内涵上的统一 。
两部影片的差异与各自特色尽管《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同属封神宇宙,且饺子与《姜子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两部影片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自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
从剧情架构来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剧情紧凑,充满了戏剧性冲突和转折 。影片以哪吒的成长为主线,将亲情、友情、命运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从哪吒的出生就被视为魔丸,遭受世人的误解和排斥,到他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努力,证明自己,最后与敖丙一起对抗天劫,每一个情节都充满了张力,让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的发展而起伏 。而《姜子牙》的剧情则相对更加沉稳,节奏较慢,更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和主题的深度挖掘 。电影以姜子牙探寻真相为主线,通过他的经历,展现了一个充满阴谋和黑暗的封神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姜子牙不断地质疑自己的信仰,思考神与人的关系,剧情的发展更像是一场思想的旅程,给观众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
在风格上,《哪吒之魔童降世》轻松幽默,充满了喜剧元素 。影片中哪吒的调皮捣蛋、太乙真人的憨态可掬、申公豹的结巴等都为影片增添了许多笑点,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同时,影片也不乏热血的战斗场面和感人至深的情感戏,将幽默与感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而《姜子牙》则偏向于严肃深沉,影片的整体氛围较为压抑和神秘 。电影通过对战争废墟、幽都山等场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封神大战后的荒凉和人们内心的痛苦 。在这种风格下,影片对人性、道德、信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引发观众的深刻反思 。
两部影片在受众定位上也有所不同 。《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其轻松有趣的剧情和可爱的角色形象,吸引了广大的青少年观众,同时也适合全家一起观看,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而《姜子牙》由于其主题较为深刻,剧情相对复杂,更倾向于吸引年龄稍大、对动画电影有较高审美要求、喜欢思考和探索深层内涵的观众 。
结语:国漫发展的展望综上所述,《姜子牙》与饺子虽无直接的导演关联,但在封神宇宙的大背景下,通过同属光线彩条屋 “中国神话系列”、联动短片以及角色与主题呼应等方面,建立起了紧密而微妙的联系 。这种联系不仅丰富了封神宇宙的内涵,也展现了国产动画在构建系列作品、打造动画宇宙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努力 。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姜子牙》,我们看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无限潜力和广阔前景 。它们以中国传统神话为蓝本,通过现代的视角和技术,将古老的故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两部作品的成功,也激励着更多的动画创作者投身于国产动画的创作中,不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 。
未来,希望国产动画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创新和探索的精神,不断提升作品的质量和内涵 。在故事创作上,更加注重情节的逻辑性和人物的深度刻画,讲好中国故事;在技术层面,持续引进和研发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提升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观影体验 。同时,也期待国产动画能够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让中国的动画作品走向世界,向全球观众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
作为观众,我们也应该给予国产动画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每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背后,都凝聚着无数创作者的心血和汗水 。让我们走进电影院,为国产动画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见证国产动画的崛起与辉煌 。相信在创作者和观众的共同努力下,国产动画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