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传奇性的战争之一。从实力对比来说,汉王刘邦无论从国土还是兵力上来说,都远远不能和西楚霸王项羽相比。但经过三年的战争,刘邦却转弱为强,最终战胜了项羽。那么,项羽到底为什么会失败呢?在笔者看来,项羽之所以会败,是因为在他的阵营内,出了一个能量极大的二五仔。有这位叛徒的破坏,项羽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胜过刘邦。那么这个项羽阵营中的“第五纵队”到底是谁?而这就要从留侯张良的经历说起了。
好吧!就让我们跟随着司马温公的脚步,进入《资治通鉴》的世界,探寻历史的真相。
一代谋圣张良的祖籍是韩国,他的祖先五世相韩,是韩国的显贵之家。秦始皇灭韩后,张良变卖所有家产,投入了反秦事业,决心向秦始皇复仇。在流浪途中,张良用重金收买了一位大力士,决定刺*秦始皇。
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经过了博浪沙。而事先探听到秦始皇行踪的张良,则与大力士一起,埋伏在秦始皇车驾的必经之道上。车队到达后,张良则让大力士将重达120斤的铁椎,投向最豪华的一辆车。巨大的重量,瞬间将这辆车压扁。然而出乎张良意外的是,这辆车不过是秦始皇的副车。
面对这明目张胆的刺*,秦始皇勃然大怒,于是他向全国发起通缉令,要知道这位胆大妄为的刺客。张良和大力士见势不妙,于是就地分手,各奔东西。张良则隐姓埋名,逃到了下邳。在下邳,张良遇到了隐士黄石公,并得到了他秘传的兵法,从此成为一代谋圣。
张良虽然隐居于民间,但并未放弃反秦的梦想。在下邳,张良到处行侠仗义,结识了许多反秦义士,其中就包括项伯。
项伯乃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后裔,是项梁的弟弟,项羽的叔父。楚国灭亡后,项伯也同样在从事反秦活动。活动期间,项伯自然少不了*人。众所周知,秦律严苛,妄自*人会面临严厉的惩罚。就这样,犯下*人死罪的项伯东躲西藏,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最终,张良伸出了援助之手,救下了项伯的性命。而正是张良的这番无心的义举,却最终改变了楚汉战争的局势。
十年后,陈胜、吴广起义爆发。项伯随项梁、项羽在会稽起兵,而张良则遇到了刘邦,成为他的客将。随后,项伯跟着项羽在巨鹿大败秦军。而张良则帮助刘邦一路攻入关中,完成了灭秦大业。
刘邦灭秦后不久,项羽也率领40万诸侯联军*入了咸阳。项羽听信刘邦阵营中的叛徒——曹无伤所言——“刘邦尽收秦朝珍宝和美女,准备在关中做王”,因此勃然大怒。他点齐兵马,准备将刘邦一起灭掉。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顾念旧情的项伯却救了刘邦一命。原来,项伯害怕张良和刘邦一起玉石俱焚,于是连夜赶来劝说张良,希望他快点逃走。得到这重要情报后,张良立即带项伯面见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