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
人们写了很多与仲秋时节的月亮有关的著名诗篇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唐诗宋词里
古人是怎样给月亮“点赞”的吧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唐 张九龄《望月怀远》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把思念都写出这么大的排场
这是盛唐才有的气魄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八月十五中秋前后
应当阖家团圆赏月才是
奈何有人做不到
漫漫长夜,失眠相伴
这一首《望月怀远》
表面上写的是月亮
其实就是一首《失眠者之歌》
张九龄是一位忠贞之士
当时被贬官在外,孤单一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
又大又圆的月亮慷慨地洒下月光
几乎照亮了小院和单身宿舍的每一个角落
他睡不着,披上衣服爬起来
小院里走两圈
蛐蛐依然在叫
露水打湿了衣裳
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唐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
杜甫这一辈子
颠沛流离,吃尽了家人离散的苦
越是在这样的夜晚
越是对家人倍加思念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满月仿佛一轮明镜
举头望明月,归心真似箭!
不对,比箭还厉害,足以折断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我就像一颗蓬草,漂泊在人世间
我想要折下月中的桂枝
却恨没有一把天梯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白月光照在水面上
仿佛一层霜雪
照在栖鸟的身上
羽毛历历可见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白兔”就是月宫中的捣药玉兔
简直可以清晰地看见它的毫毛
老杜的深沉,你懂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