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就是严格遵守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指引,关注本岗位要求和关键绩效指标。
如果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这些都会被纳入体系,那就深刻领会体系文件(主要是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表格表单等)并遵照执行;如果没有体系,这些本来就是要遵守的。 话又说回来,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文化,是需要全员参与的。
你要找到所在企业的文化,如果整个企业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跟着做就行;如果质量管理体系只是给人看、应付审查的,那就小心了,仔细学习、观察领会企业的管理要求到底是什么,然后跟着做。
总则 采用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能够帮助其提高整体绩效,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组织 根据本标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如下潜在益处: a )稳定提供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b )促成增强顾客满意的机会; c )应对与其环境和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d)证实符合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能力。内部和外部各方均可使用本标准。实施本标准并不意味着需要: ——统一不同质量管理体系的架构; ——形成与本标准条款结构相一致的文件; ——在组织内使用本标准的特定术语,本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补充。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该方法结合了 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与基于风险的思维。过程方法能使组织策划其过程及其相互作用。PDCA循环使得组织确保对其过程进行恰当管理,提供充足资源,确定改进机会并采取行动。基于风险的思维使得组织能确定可能导致其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偏离策划结果的各种因素,采取预防控制,最 大限度地降低不利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出现的机遇(见附录 A.4)。在日益复杂的动态环境中持续满足要求, 并针对未来需求和期望采取适当行动,这无疑是组织面临的一项挑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组织可能会发现,除 了纠正和持续改进,还有必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改进,比如变革突变、创新和*。在本标准中使用如下助动词: “应”表示要求; “宜”表示建议; “可以”表示允许; “能”表示可能或能够。“注”是理解和说明有关要求的指南。过程方法 本标准倡导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提高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 满意。采用过程方法所需满足的具体要求见4.4。在实现其预期结果的过程中,系统地理解和管理相互关联的过程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此种方法使组织能够对体系中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增强组织整体绩效。过程方法包括按照组织的质量方针和战略方向,对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系统地进行规定和管理,从而实现 预期结果。可通过采用 PDCA循环(见 0.3.2)以及基于风险的思维(见 0.3.3)对过程和体系进行 整体管理,从而有效利用机遇并防止发生非预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