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经常花时间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追求所在。
我经常看书,文学历史地理方面的书,看了不少,这些就是我的兴趣爱好。
我也经常旅行,到过很多地方,足迹遍布神州大地,看到祖国的锦绣山河,感到心旷神怡,增添了自豪感,这也是我的兴趣和爱好。
一个人的兴趣与爱好体现着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而不同性格的人会有着不一样的兴趣和爱好。兴趣是爱好的前提,爱好是兴趣的的发展和行动力。爱好不仅是对事物优先注意和向往的感觉,而且常常出某种实际行动。不同的环境和职业以及所受的文化和教育等,兴趣和爱好也不一样。 第一,首先要确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一个人的精神需要或者说社会需要是持久和稳定且不断增长的。这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精神追求。 第二,要清楚自己的兴趣是停留在表面的喜欢,还是已经深入的参与进去,而且是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或满足。积极参与获得满足感的兴趣往往就是一个人的爱好甚至是追求。 第三,要了解自己业余和空闲时间多关注和多参与进去的活动往往就是自己的兴趣,兴趣经过日积月累的探索和培养,很容易就会成为自己的爱好。而爱好如果常常表现在自觉和自愿的基础上,乃至于废寝忘食的地步,就很容易确定自己的追求。 第四,如果可以确定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以后,在和别人聊天时常常提起和讨论,无论身边的人如何持反对的意见,都会坚持自己的主见,而且是乐此不疲,不厌其烦的去做。就更容易确定自己的精神追求。 第五,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李开复教授说:“不要以为有兴趣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而是要亲身体验他并用自己的头脑作出判断;不要把社会,家人或朋友认可的和看重的事当做自己的爱好;不要以为有兴趣的事情就可以成为自己的职业。“ 罗曼·罗兰说:“物质上无止境的追求,其结果是对个人价值的无止境的否定”。 一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以及追求可以是多方面和广泛的,但不能违背社会和公众的道德底线以及国家的法律。 (注:参照和借鉴了“个人兴趣”的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