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告诉我的孩子,上课的时候把同桌当敌人,下课的时候把他当朋友。这是要让孩子在比较谁做得更好。现在的孩子普遍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需要有一个过渡的时间和及时的纠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还是至关重要的。
「我跟你说」、「我觉得应该要」。孩子很爱说话,只要醒着嘴巴几乎都没有停过,就很像是一台收音机一样。老师也常常写联络簿,抱怨他在上课爱讲话,而干扰到教室的秩序,更令爸妈担心,究竟孩子为什么会爱说话呢?又如何能帮助他呢?
「爱说话」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特别是在这个强调「自我表达」的世代,说话的艺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问题并不是「说话」,而是「时机」与「方式」,请不要强硬的要求孩子「不准说话」,那往往只会让孩子感到混淆,而不会乖乖的去配合。也因此,如果孩子在家里「爱说话」,基本上不用过度担心。但是,如果孩子在学校上课也很爱说话,那我们就要特别注意。请先分析出孩子爱说话的原因,才能正确引导与帮助到孩子。
(一)感觉敏感:感觉比较灵敏的孩子,可以察觉到别人无法察觉的刺激,也因此很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干扰。所以常常可以听到一些细小的声音,不论是妈妈回家的脚步声、爸爸骑车的摩托车、同学翻抽屉的纸张摩擦声,都逃不过他的耳朵,也因此很容易分心。由于无法隔绝不必要的声音,而导致注意力受到外在环境的吸引,特别是对于后面同学在做什么特别有兴趣,所以就会出现常常回头讲话的情况。此时,可以透过安排安静乖巧的小朋友坐在旁边,减少其被干扰的情况,以降低上课聊天的情况。
(二)听不清楚:相反的,有些小朋友平常还好,并没有特别爱说话,但是在上课时却特别喜欢跟旁边的孩子说话。其实,并非是在聊天,而是在问同学问题,这可能就是孩子上课「听不清楚」老师在说什么的,所以只好问同学。这时,如果强硬的要求他不准说话,就常常会出现发呆的情况出现。此时,最好的方式是帮孩子事先预习,让孩子更容易理解上课内容,就可以有效减少上课说话的频率。
(三)音量控制:许多孩子被抱怨爱说话,其实不是真的说很多话,而是说话太大声。明明就是两个小朋友在一起聊天,但是由于讲得太大声,不会控制自己的音量,结果十次有八次都被抓到,久而久之只要班上一吵闹,就会变成代罪羔羊。其实帮助孩子的方式很简单,不是要求孩子不要说话,而是让孩子多多练习说「悄悄话」,透过在家里常常练习,让孩子熟悉如何控制音量,孩子才能摆脱「爱说话」的困扰喔!
(四)过度学习:孩子对于学校教的内容已经学过了,也因此觉得无聊,所以就会出现想要表现、教同学,结果反而变成干扰上课秩序的行为。此时,越是去忽略孩子,孩子反而会更爱说话,结果就变成了恶性的循环。此时,最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当「小老师」,请帮忙做更多的事情。当有责任就会不觉得无聊,也就不会聊天了。此外,减少过多的补习课程,配合学校的进度,才是真得协助孩子的方式。
虽然,我们经常将「把嘴巴闭上」挂在嘴边,但要让一群聒噪的孩子们不要说话,最好的方式不是要让孩子闭上嘴巴。相反地,而是要求孩子们「张大嘴巴」。一听到「张大嘴巴」孩子就会觉得很好奇的配合,而一张大嘴巴不动孩子也自然就不会继续说话,而就可以立即安静下来。孩子需要是引导,而不是责备,绝对不会是大人越凶,孩子就会越听话。只有听大人的话会有好处或好事情发生,孩子才会更愿意配合!这几种关于爱说话的孩子教育方式,对喜欢上课讲话的孩子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