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散官名,清正九品概授登仕郞。
唐始置,为文官第二十七阶,正九品下。宋正九品。徽宗崇宁二年(1103)用以代知录事参军、知县令,政和六年(1116)改为修职郎,为文官第三十六阶。金正九品上。元升为正八品,掌管宗卷、钱榖的属吏。明正九品初授将仕郞,升授登仕郞。
登仕郎并不是个实职,在清朝,只要官位达到九品,都会被授为登仕郎。也可以通过封赠获得。
清朝的封赠官阶:
清代官员的等级待遇进一步向实际职务倾斜,散阶制继续淡化、简化。勋级撤并入世爵世职,散官则变成了封赠。
从顺治初年起,清朝政府就规定,凡官员“覃恩及三年考满”,按品衔高低都可以封赠。康熙四年(1665年),停官员三年考满给予封典例。
故官员只要碰到朝廷庆典,颁发恩诏,而任职在2年以上者,便可请求封赠。登仕佐郎是我国古代的文职官衔,登仕郎为正九品,登仕佐郎为从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