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傀儡皇帝,光绪帝为什么不孤注一掷,找准时机一刀*了慈禧?
最近在研究《走向共和》,众所周知,此剧前半段整个国家权力最大者便是慈禧。其余的大臣、亲王,包括皇帝,都得臣服于她,不敢对她说半个不字!
而整个清朝廷,也在她的带领下走向了更加黑暗时刻,先是挪用北洋水师的军费修颐和园,间接导致甲午海战的失败。后来又为了自己所谓的面子,明知不敌,却要跟八国宣战,最终酿成大错,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朝廷明明是有皇帝的,在恨他不争气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想法。假如光绪帝在亲政后,孤注一掷,找准时机,一刀咔嚓了慈禧,那么清朝历史会怎么走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光绪帝有没有产生过这种想法,以及敢不敢;二是,光绪帝有没有刺*慈禧成功的可能性;三是,万一成功了,他就真的能稳住局面,大权在握吗?
一、
同治十三年,同治帝驾崩,两个小时后,在养心殿西暖阁就召开了决定大清命运的紧急会议,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决定让年仅四岁的载湉继承皇位,他就是光绪帝。
慈禧刚刚宣布这个命令,载湉的父亲醇亲王奕譞,就“嗷”的一嗓子,瘫倒在地,大哭不止,随后便辞去了所有职务,可见这个皇位真不好坐。
四岁的光绪即位,其人生观、价值观都是慈禧皇太后一手培育的,从小读书,学习儒家文化,讲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由于载湉是过继给咸丰帝当儿子的,所以慈禧名义上是光绪帝的“妈”,当然,光绪帝喊她“亲爸爸”以区分这不是亲妈。实际上,慈禧的亲妹妹就是光绪帝的亲妈,光绪帝得喊慈禧大姨。
娘俩掌握了大清朝最大的权力,站在后人的角度看慈禧,可以抨击她胡作非为,所作所为丧权辱国,光绪帝该*她。但是站在光绪帝的角度看慈禧,那是他的“亲爸爸”,含辛茹苦抚养他长大,教给他处理政事的本事,甚至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大清,奉献给了爱新觉罗家族。
*慈禧,就等于弑母,在封建社会,“弑”这个字太重了,重到压死光绪帝的程度。历史上确实有这样的帝王,比如李世民,但是李世民是刀光血影中打出来的,给光绪帝一把刀,看看他拿得住不?
有人说,后来戊戌变法的时候,光绪帝不是派人去找袁世凯,想兵变圈禁慈禧太后吗?
那其实是底下人瞒着光绪帝做的,比如最早的时候,光绪帝曾给自己能倚重的大臣杨锐:
“今朕问汝,可有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
“不致有拂圣意”,这个圣不是指自己,是指慈禧太后,他甚至于怕刺激到太后,变法都缓一缓。同时也可以看出,他根本就没想,也不敢想,去行刺*之事,毕竟从小受教育的环境,就让他学会了顺从。
二、
回答完了第一个问题,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光绪帝如果真的这么想了,那么他有办法成功吗?
先亮答案,他根本毫无胜算!
光绪帝连一个心腹都没有,四岁就当皇帝,自己在慈禧太后面前几乎是透明人,毫无秘密可言。而且身边一群人监督着他,记录着一言一行,穿了什么衣服,说了几句话,吃了什么饭,尿了几次尿,见过什么人,连去给慈禧太后请安,也得提前打报告。
前面讲了,他自己是断然没有刺*“亲爸爸”这种想法的,只能是他的心腹给他出主意,可是他有心腹吗?
没有,一个都没有,包括他的师父翁同龢在内,他也是站在慈禧太后一边的。身边伺候的两个太监,也是慈禧太后安排的,他连更换太监的权力都没有,何来的密谋刺*之事。
就算后来亲政了,能接触到外臣了,能偷偷跟外臣密谋了,可是有哪个外臣是他的心腹呢?就算是刚才提到的杨锐,可是做到了四品卿,一直被光绪帝视为心腹,可是杨锐是谁提拔的?
是张之洞,是张之洞赏识他,一心培养他,还曾经把他招进自己的幕府当幕僚。张之洞跟慈禧是什么关系,他可是慈禧的宠臣之一,当初殿试他就是被慈禧点名为一甲第三名探花的。
连自己的亲爹醇亲王奕譞,在光绪帝刚即位的时候就上了一封秘折:
“仰恳皇太后将我这封奏折留于宫中,等皇帝亲政时宣示。如有以宋英宗、明世宗等朝的事进言者,务必视之为奸邪小人,立加贬斥。”
后来竟然是被慈禧太后的一句话,活活吓死了!
亲爹指望不上,皇亲国戚巴结慈禧还来不及了,谁会来理这个傀儡皇帝?身边的太监、宫女都是慈禧太后的眼线,外臣更是指望不上,就算是光绪帝有刺*慈禧之心,他哪去弄刀?就算有刀,他拿得动吗?
就算他拿到了刀,也到了慈禧太后的近前,他能打得过慈禧身边的太监?说不定,不用大太监们动手,慈禧一个人就把光绪帝给办了,也不看看他那小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