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射线称为阴极射线(cathode ray)。对这种射线本质的认识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种电磁辐射;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带电微粒。如何用实验判断哪一种观点正确呢?
一、电子的发现
当时,两种观点的支持者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为了找到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双方都做了许多实验。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孙
认为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流。为了证实这一点,从1890年起他和他的助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如图
是他当时使用的气体放电管的示意图。由阴极K发出的带电粒子通过缝隙A、B形成一束细细的射线。它穿过两片平行的金属板D₁、D₂之间的空间,到达右端带有标尺的荧光屏上。根据射线产生的荧光的位置(如P₁,P₂,P₃,…),可以研究射线的径迹。
图中产生阴极射线的机理是:管中残存气体分子中的正负电荷在强电场的作用下被“拉开”(即气体分子被电离),正电荷(即正离子)在电场加速下撞击阴极,于是阴极释放更多粒子流,形成了阴极射线。
1897年,J.J.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断定,它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他进一步发现,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做实验,所得比荷的数值都是相同的。这说明不同物质都能发射这种带电粒子,它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共有成分。
由实验测得的阴极射线粒子的比荷是氢离子(也就是质子)比荷的近两千倍。J.J.汤姆孙认为,这可能表示阴极射线粒子电荷量的大小与一个氢离子一样,而质量比氢离子小得多。后来,他直接测到了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量,尽管测量不很准确,但足以证明这种粒子电荷量的大小与氢离子大致相同,这就表明他当初的猜测是正确的。后来,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被称为电子。
☞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与其质量之比,即比荷,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电子的发现是物理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人们由此认识到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本身也有结构。
☞热离子发射指金属在高温时发射粒子的现象。射线是某些物质自发地放射出的一种射线,在第五章中将有讨论。
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是在1909~1913年间由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做出的。目前公认的电子电荷e的值为
e=1.602176634×10⁻¹⁹C
密立根实验更重要的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即任何带电体的电荷只能是e的整数倍。从实验测到的比荷及e的数值,可以确定电子的质量。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电子的质量为me=9.10938356×10⁻³¹kg
质子质量与电子质量的比值为
mp/me=1836
发现电子以后,J.J.汤姆孙又进一步研究了许多新现象,如光电效应、热离子发射效应和β射线等。他发现,不论阴极射线、光电流、热离子流还是β射线,它们都包含电子。也就是说,不论是由于正离子的轰击、紫外光的照射、金属受热还是放射性物质的自发辐射,都能发射同样的带电粒子一电子。J.J.汤姆孙对证实电子的存在有很大贡献,因此公认他是电子的发现者。他因气体导电的研究获得19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