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是指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及其他行政执法机关对报案、举报、自首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先按照各自管辖范围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的,且需要追求刑事责任的,再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公安机关接到报案,不一定会立案,且不是立即立案。(除了拐卖妇女、儿童的报案、控告)。
民警接到案件后,会先了解报案人的来意,了解相关情况,对报案人的证据等材料进行收集,之后会将案情录入警用信息管理系统,报案人会拿到一份《报案回执》,接受了案件后,经侦部门会开展审查,一般在7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告知当事人。遇到重大疑难的经济犯罪案件,则会延长决定是否立案的时间,大约是30--60个工作日,且需要报经相关领导的批准。
大家好奇,满足什么条件才会立案呢?
1. 第一看是否有犯罪事实
犯罪事实是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需要有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包括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
2. 第二看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立案的第一个“有犯罪事实”的条件成立了,还需要满足第二个条件,就是依照法律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会立案。
如果不是犯罪行为或者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被视为犯罪,所以不会立案。
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才可立案,如果案件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会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本文作者:Annan
德根律政——综合法律服务平台
每天带给你实用的法律知识
如有需要请私信小编 为您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