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林黛玉解读系列最后一章,会突出林黛玉、贾宝玉、贾探春最终结局,并有《情僧录》《石头记》“情僧”“脂砚斋”的相关推测。
《柳絮词·南柯子》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
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
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第70回的柳絮词是大观园最后一次影射众人命运的诗文。林黛玉前面刚做了离别诗《桃花行》,又做《柳絮词》,随后放飞了风筝引出潇湘馆两只凤凰风筝被双喜字风筝裹挟而去,到第70回就有南安太妃来“看姑娘们”。可谓情节环环相扣,为林黛玉和贾探春二女同嫁为王妃埋下伏笔。
需要注意的是贾宝玉和贾探春的《柳絮词·南柯子》证明二人都是做梦人。第18回脂砚斋批语“邯郸记”伏甄宝玉送玉贾宝玉,邯郸梦为黄粱一梦。贾探春为蕉下客,典出“蕉叶覆鹿”,同样是一场富贵梦。贾宝玉和贾探春同为做梦人,最后再说。可《柳絮词·南柯子》的意思却表明贾宝玉和贾探春最后还有一见。
贾宝玉那句“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分明不是与妹妹约定的口气,更像与林黛玉的约定。
贾宝玉离开薛宝钗后本有死志,不想癞头和尚突然出现度化了他。宝玉出家后一路南下,先在瓜州渡口路遇投身红尘的妙玉,又去到粤西或者海南见了发配在那里的贾政王夫人。线索见第71回收到的粤西将军的玻璃屏风和第76回贾政中秋宴赐给贾宝玉的几把从海南带过来扇子。粤西将军的玻璃屏风紧随江南甄家“满床笏”屏风后。甄家被抄家,暗示贾家抄家。粤西将军玻璃屏风易碎,再联系贾政去海南任职学政,给贾宝玉两把海南扇子,证明抄家后贾政被发配粤西海南一代。贾宝玉与父母在此最后一别。见过父母,贾宝玉一路南下,来到“暹罗”寻到了贾探春以及林黛玉的埋香之地。
之所以是“暹罗”,见第24、25回王熙凤送给林黛玉的暹罗进贡的暹罗茶,别人都不喜,唯有林黛玉喜欢。茶为茶礼,有影射姻缘之意。曹雪芹数次写此茶,当为影射。明末清初正是暹罗与明清政府大力往来经贸之时。双方互有婚嫁(不是和亲)很正常。南安太妃的南也有对应“暹罗”之意。
(第23回)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脂砚斋评语「此谶新鲜」,而这一段正是贾宝玉离开薛宝钗后的归宿。他“掉在池子里”,本是要死的。结果被“癞头鼋吞了去”,癞头和尚度化了他,他“变成个大王八”,指他剃度出家为僧。他说林黛玉做了“一品夫人”与“一品诰命夫人”不同,一品夫人要更高,王妃这个等级才是一品夫人,或者像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这种皇帝封赠的是“一品夫人”。“病老归西”指出林黛玉“泪尽而亡”绝非自尽。“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对应贾宝玉出家后一路南下,寻到贾探春后,以僧人的身份,受妹妹贾探春供养,在林黛玉坟前守墓一生。
贾宝玉在林黛玉坟前(附近)结庐而居,化名“情僧”,根据自己前半生经历撰写《情僧录》也就是《石头记》,原稿交由贾探春整理。探春善书,她一边整理一边参与评点,正是“脂砚斋”原型。而大观园虽大,唯有探春居住的秋爽斋以斋为名。秋爽斋中贾探春存了宝砚数十端,她又是红粉女儿,也契合脂砚斋之名。更主要的是“南柯梦”“黄粱梦”“蕉叶覆鹿”都是一场富贵梦,《柳絮词·南柯子》是对《红楼梦》作者和脂砚斋原型的影射。
林黛玉系列共17回,至此结束。
注:《红楼梦》故事结尾的情节,与现实中曹雪芹和脂砚斋原型的经历并不相同。以上为个人根据八十回前线索推断的《红楼梦》结局,您觉得呢?欢迎留言探讨。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0/2018 ;
《红楼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红楼梦》程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