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凯知识产权,纪凯知识产权公司怎么样

首页 > 政策法规 > 作者:YD1662023-11-18 00:30:05

编者按:为鼓励大胆改革探索,激发各单位和基层科技体制改革的首创精神,北京市科技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近期编制发布了《2022年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汇编》。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新媒体平台推出专栏,介绍《2022年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汇编》相关内容,做好科技体制改革案例总结及宣传推广工作,更好地发挥以案例促改革的实际效用,助力北京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今天推出第三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典型案例”

纪凯知识产权,纪凯知识产权公司怎么样(1)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的竞争愈加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成果转化数量、质量和转化速度的竞争,内核则是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程度及其市场占有率的竞争。新技术的产生并不等于新产业的形成,要使科技成果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特别是要形成规模效益,就需要制定有效的措施,创造有利于成果转化的环境条件,加快成果转化的步伐,为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重点问题作出贡献。

北京市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改革,《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职称评审等方面做出多项创新性制度设计,有效激发了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2022年9月,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允许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的中央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等适用的通知》,允许注册在海淀园的中央单位适用《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本部分案例中“作价投资”、多方联动共建共享合作等有关内容,将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提供借鉴。

典型案例

案例一:顺义区政策牵引 精准对接 加快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点评:顺义区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坚实、空间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政策优势突出等特点,制定并出台《顺义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推动优质科技成果在本区转化。通过深化产学研融合创新、打通与高校院所的合作路径、对接北京市优质科技资源,加大了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在强化政策吸引、弥补高校资源短缺、提升成果转移转化能力等方面积累了经验。

一、改革背景

“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与服务平台”是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按照“抓两头、打通道、汇聚四方力量”的思路,通过抓高校院所源头项目,抓相关区落地承接,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搭建成果对接服务平台,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有效措施。

2018年11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顺义区政府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6家在京高校院所共同签署了《共建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与服务平台合作协议》,开启了在京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顺义转化落地的加速新模式。

顺义区积极参与平台共建,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坚实、空间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政策优势突出等特点,结合自身功能定位,立足“3 4 1”主导产业新格局,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三大创新型产业集群,主动做好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承接工作,力争成为北京市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促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改革做法

1.制定专项政策,支持成果转化。按照“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与服务平台”对各区有团队、有空间、有政策的“3个有”要求,2019年3月,顺义区出台了《顺义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专门制定政策支持“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与服务平台建设”,筛选符合顺义产业发展方向,具备中试、熟化条件,市场前景良好,并承诺两年内将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在顺义落地转化的早期项目,经专家评审,择优给予单个项目最高50万元支持。同一申报主体入选多个项目的,同一年度累计最高支持300万元。

转化落地项目包括:向区内企业转让科技成果;通过许可向区内企业转移科技成果;通过作价投资向区内企业转移科技成果;与区内企业签订与本项目研究成果有实质关联的、经科技部门认定的技术开发合同;在区内注册成立新公司且已开工;申报项目应组建技术团队和转化团队,技术团队设技术负责人,由技术专家担任,重点负责研究开发、中试熟化等技术工作;转化团队设转化负责人,由申报单位安排具有丰富成果转化经验的技术经理人担任,重点负责面向产业化的相关管理服务工作。

2019年至今,顺义区已连续三年面向6家签约高校院所征集“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与服务平台”建设专项,得到了院校的积极响应,累计支持项目26个,投入财政资金912.5万元。

2.开展对接交流,加快项目落地。邀请清华大学技术转移院、工研院到顺义区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空港新材分公司)、北京国联万众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并对接座谈,双方就清华大学与顺义区在“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与服务平台”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项目落地等提出思路和方向。

联合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和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共同举办“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与服务平台系列路演活动顺义专场—北京理工大学孵化项目线上路演”活动。通过项目路演,加快成果落地步伐,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联合首都医科大学所属北京首医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召开新药成果转化项目对接会,解决区内医药企业成果转化需求,促成相关企业与朝阳医院达成合作意向。

同时,落实北京市关于打通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堵点的若干措施,主动协调中关村(顺义)医学工程健康产业化基地,对接清华大学大健康团队项目资源,促进项目落地。

三、改革成效

1.政策引导作用不断显现。《顺义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前两个年度支持的22个“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与服务平台”建设专项项目中,已有12个项目陆续落地,一部分项目在顺义区注册成立新公司,一部分项目与区内企业合作,签订技术合同,转化科技成果。政策的实施,对于打通与高校院所的合作路径、推动优质科技成果在顺义区转化并起到了牵引作用。

2.谱写产学研合作新篇章。顺义区主动对接“三城”创新资源,全方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开放协同创新驶入快车道。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点对点”合作关系,深化产学研融合创新。清华大学清碳科技金刚石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北京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等高校院所重大项目纷纷落地。

案例二:北医三院构建医学成果转化新模式

点评: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牵头,联合17家高校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组建“北京学院路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依托联盟渠道,通过举办“学院路科技周”交流活动,打通医院与联盟单位高校院所、企业的交流合作渠道,共同解决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提出的现实问题。形成了临床提出问题,工科解决问题,最终得到方案回到临床应用的成果转化路径。该联盟有效促进了科研人员交流,拓宽了科研人员研发视野,激发了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灵感,增加了协同合作机会,实现产学研用闭环,有力促进了转化医学成果落地。

一、改革背景

医疗机构不同于高校院所,医院科研人员既是医疗技术创新的发明者,也是医疗产品的应用者,但由于医生不掌握试验方法、缺乏后续技术开发能力等原因,其在临床工作中产生的创新想法往往会在成果转化的起始研究阶段“萌芽艰难”,在后期落地阶段“多有流产”。因此加强在材料、装备工艺等方面与工科高校院所和企业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与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拥有生殖、妇产、运动医学、骨科等优势学科。近年来,北医三院坚持开放式创新模式,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依托自身学科特色,以机制创新引导实践创新,加强与工科院校、企业合作,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和人才合作交流机制,形成健康领域创新转化新生态,推动更多医学领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

二、改革做法

1.整合优势资源、组建创新联盟。为突破医生创新想法难以实施落地的困境,北医三院牵头组建“北京学院路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联系学院路沿线的理工科优势高校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整合行业智力资源,促进医工结合,构建医学成果转化新模式。联盟单位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科院自动化所等在内的17家高校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北医三院作为牵头单位及主要运营部门,负责联系联盟内高校院所和企业,组织相关活动,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医学科技创新转化。

2.打通渠道、精准合作。依托联盟渠道,通过举办“学院路科技周”交流活动,打通医院与联盟单位高校院所、企业的交流合作渠道,共同解决医生们在临床实践中提出的真实问题,促进精准匹配,合作洽谈,产出具有核心技术价值的原创性成果。

三、改革成效

目前,北医三院先后已与13家联盟单位在生物医药、影像数据分析、纳米材料、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健康保健等领域开展大量医工协同合作,共同举办了近百余场学术沙龙,共有院内外学者1500余人次参加,孕育出80余项学科交叉的合作研发项目,实现了医生专业优势与理工科高校院所和企业技术优势的强强联合。

1.以联盟活动为带动,北医三院形成了“讲医工交叉,用医工交叉”的浓烈氛围,增强了科研人员对医工交流合作和科技创新的理解和获得感,进一步激发了医院与联盟单位科技人员的创新研发热情。北医三院耳鼻喉科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联系,利用其材料系的工科优势,寻找用于鼻腔支架新型材料;与北航图像分析中心合作,完成了技术开发、专利申请、中试定型,经多方共同努力,最终合作研发完成了鼻腔支架的个性化定制并成功转让,现该产品已应用于临床。团队在已有产品基础上,又与联盟单位国家纳米中心合作,开展了对药物缓释纳米涂层鼻腔微创支架的研发,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医工交流活动也充分利用医院的信息服务的专业性,一端及时地收集临床的精准技术需求,另一端连接理工高校、高新技术企业,搭建起两端完美沟通的桥梁。北医三院眼科利用“学院路科技周”系列活动的医工交流平台,与北京大学建立联系,利用其工科优势,完成了技术开发、4项国家发明专利申请、5项PCT专利申请,经共同努力,最终合作研发完成了相关知识产权转化,非股权转让金额1000万。项目先后获批开展IIT临床试验(我国遗传性视网膜变性领域第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临床试验)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IND 申请默示许可。

3.临床提出问题,工科解决问题,最终得到方案回到临床应用,从临床实践中发掘符合现实需要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路径,“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正是一个使临床医学和理工科学进行合作的平台。在学术交流、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北医三院成立“创新转化基金”,支持“以解决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应用研究及概念验证。目前北医三院已累计资助跨学科合作创新课题 120 余项,其中近 90%为与联盟单位合作,且有 10 余个项目完成成果转化,联盟工作成效显著。

4.联盟定期举办有针对性的学术研讨会、专家座谈会、技术交流会以及工作推进会,就联盟内工作、体制机制建设、项目开展、人才培养等情况进行交流,进一步推动完善医工交叉的合作运营模式。在深入对接医疗器械与人工智能、大数据、5G 医疗等学术与应用合作规划的基础上,自 2019 年起,由北医三院、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航)和中关村智友天使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中关村“医工谷”创新创业高峰论坛”,已成为医工交叉领域发布前沿趋势研讨热点问题的有力声音。2022年,北医三院牵头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入选由国家工信部与国家药监局共同组织的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工作”,开展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器械临床试验中心建设。

案例三:北京肿瘤医院打通“作价投资”助推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

点评:北京肿瘤医院通过与高校院所、综合医院开展以“作价投资”为主题的调研交流,引入了下属企业北京北肿科技发展中心作为市场化主体,负责履行持股平台职能及提供专业化技术转移中介服务。同时,进一步修订《职务科技成果评估处置和收益分配管理办法》,明确科技成果转化包括实施许可、技术转让、作价投资或多种组合等方式,联合持股平台公司,保障科技成果“作价投资”通道的畅通。医院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创新了“作价投资”转化路径,助推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优势,标志着北京肿瘤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由“摸着石头过河”步入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新阶段。

一、改革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2020年,《北京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明确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国有资产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在审批环节,市属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不涉及国家机密、国家安全及关键核心技术的,不需报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批或者备案。”即对于不涉及国家机密、国家安全及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成果,医院可通过“作价投资”方式自主实施转化,获得股权并奖励成果完成人。

但是,对于投资所获股权,医院在国有资产监管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医院作为事业单位,与作价投资新设企业运营机制不同,市场化运营经验的缺乏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无法有效监管;医院直接持有股权,新设企业很可能滥用医院品牌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等,导致医院名誉受损。基于上述政策支持及风险考量,2021年北京肿瘤医院立足科技创新,联合市场化运营主体,通过采取“现金 股权”等组合方式,打通“作价投资”转化模式的“最后一公里”。

二、改革做法

“作价投资”由于具有风险共担、持续参与、估值溢价率高、激励效果大等特点,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

1.建立科技持股平台。2018年以来,北京肿瘤医院多次与高校院所、综合医院开展以“作价投资”为主题调研交流,与多家上市企业共同探索作价投资新模式。2019年,北京肿瘤医院建立了《职务科技成果评估处置和收益分配管理办法》,配备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队伍,统筹协调和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其中,引入下属企业北京北肿科技发展中心至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作为市场化主体,负责履行持股平台职能及提供专业化技术转移中介服务。

2.开展“作价投资”转化模式的创新探索。2021年,北京肿瘤医院联合持股平台公司,采取“现金 股权”等组合方式,探索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创新路径:

按照医院《职务科技成果评估处置和收益分配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的70%,奖励成果完成人。因此,该部分(70%)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的选择,主要遵循成果完成人意愿。而剩余部分(30%)科技成果的转化方式,医院将联合持股平台公司,根据项目情况综合确定。

经研判,如持股平台公司不参与“作价投资”,医院将倾向于通过一次性转让方式转化该部分(30%)科技成果,获取现金;如持股平台公司参与“作价投资”,医院可通过转让、划拨方式,将该部分(30%)科技成果转移至持股平台公司,由其“作价投资”并对股权进行管理,充分运用其市场运营经验,降低股权管理成本。其中,采取转让方式的,由于风险转移,持股平台公司对转化所获股权享有独立经营决策权,医院则享有利润分配权;采取无偿划拨方式的,医院负责转化所获股权的经营决策和收益分配,充分保障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3.修订相关管理办法,保障“作价投资”通道畅通。2021年,北京肿瘤医院修订《职务科技成果评估处置和收益分配管理办法》,明确科技成果转化包括实施许可、技术转让、作价投资或多种组合等方式,联合持股平台公司,保障科技成果“作价投资”通道的畅通。北京肿瘤医院采取“现金 股权”组合方式成功完成2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三、改革成效

1.胃肠肿瘤中心教授团队“一种基于cfDNA组学特征的癌症无创早筛方法”专利申请权转化。科技成果涉及一种基于cfDNA组学特征的癌症的无创早筛系统,包括cfDNA组学特征模型和机器学习训练模型。双方团队通过合作研究发现血浆cfDNA的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可用于准确检测早期胃癌。成果转化过程中,北京肿瘤医院将所持专利申请权对应评估价值的70%作价投资,所获股权奖励成果完成人;将所持专利申请权对应评估价值的30%转让给持股平台公司“北京北肿科技发展中心”,由其参与作价投资,医院获取该部分现金。

2.乳腺肿瘤内科护理团队“一种防滴空报警输液器”专利权转化。防滴空输液器的自动报警器装置,可以提示患者及护士及时更换输液,解决了传统输液器器液体滴空但不报警的弊端,提高患者的输液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提升护理质量。转化模式为北京肿瘤医院将专利权转让给持股平台公司“北京北肿科技发展中心”,由持股平台公司参与作价投资,医院将所获现金对成果完成人实施奖励。

案例四:北控水务集团探索开放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

点评:北控水务集团针对科技研发项目落地慢、技术识别捕获难、创新科技成果应用推广难的困境,在政策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两方面下功夫。在政策创新方面,形成了涉及低碳绿色、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科技领先、管理优化的《首台(套)技术装备名录》,以及覆盖股权激励、经济激励、荣誉激励等多层次的激励形式。在体制改革方面,构建“4×(1 N)科技平台管理体系”,创建了科研专项预算适度宽松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实现多方联动共建共享合作模式。

一、改革背景

北控水务集团具有投资属性与管理属性,有较强的融投资与管理能力。然而随着各大央企的收并购与发展及各地方城投的发展与壮大,各工程公司向环保领域的聚集,各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的成长发展,北控水务的竞争优势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增强。

2017年,北控水务集团提出创新战略,向科技型、服务型企业战略转型,力图通过科技与模式创新,实现业务新增长,并由此提出双平台战略和“客户为源、创新为道”的经营宗旨,通过科技研发获取“内生科技竞争力”和通过技术捕获获取“外源科技竞争力”。操作过程中,科技研发项目推动落地慢,技术识别捕获难,创新科技成果应用推广难,科技创新活动面临“最后一公里”难题。

二、改革做法

北控水务集团秉承开放共享、落地务实、循序渐进以及基于IPD全流程开发理念的体系联动原则制定了改革解决方案。

1.实施首台套政策。北控水务集团将科技创新形成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知识产权实施许可的工艺包、装备、材料(含药剂)、集成系统和核心部件等科技成果,在技术决策委员会的技术评审与决策下,形成涉及低碳绿色、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科技领先、管理优化等6个方面的《首台(套)技术装备名录》。

在上述名录范围内,集团内部各项目均可申请享受首台套政策,享受政策的科技创新成果分为技术(工艺包)类、装备类、材料(药剂)类等三大类别,并按照其成本对项目进行分级管理,分别由集团、大区、项目公司等实施主体完成。首台(套)技术装备应用成功并评估合格后可通过移交产品中心、交付中心、运营中心、事业部等相关部门负责转化为技术产品或解决方案;由采购管理中心按集团采购相关制度将该技术装备纳入采购品类,完成供应商准入;由集团相关部门研究产业化路径或模式三种路径实现产业化。

2.实施科技价值转化激励政策。北控水务集团鼓励科技创新以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制定了专项创新激励政策,以激发组织活力,营造创新型组织,支撑北控水务向科技型企业、服务型企业战略转型。激励政策形成了覆盖股权激励、经济激励、荣誉激励等多层次的激励形式。股权激励针对科技创新成果实现作价入股的情形,对科技创新人员形成长期、持续性激励。经济激励针对形成行业认可的科技创新成果予以小激励,实现市场价值的科技创新成果予以重激励,重在激励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荣誉激励针对活动国家级、行业重量级奖项,以及行业含金量高的标准制定,予以荣誉 经济双重激励。

3.建立“4×(1 N)科技平台管理体系”。针对北控水务集团的项目类型多、数量多、地域范围广、应用场景复杂性等几大特点,专项构建了“集团 大区 项目公司”的三级平台化管理体系,即“4×(1 N)科技平台管理体系”,具体是指由集团总部端统筹全集团研发基地、验证平台类科技资源,由四大区技术部分管本大区相关资源,由具体水厂/平台公司负责运维的管理模式。该体系通过需求管理,理清“客户需求”,建设高效科技验证平台;通过职能支撑,开展跨部门矩阵管理,实现全集团资源能力协同放大;通过业务管理协同,实现验证现场高效管理,加强安全管理。形成“以客户为源”,面向两大科技活动需求,构建平台管理体系。

4.科研专项预算适度宽松的精细化管理机制。首先,在前端立项严格把关。升级完善“自主立项管理办法”,形成一系列管理动作。主要包括:根据市场需求调研,开展立项预评审,立项之初先解决市场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问题;严格立项评审,并预设预算执行率考核目标;通过加强对过程的管控,开展“双月调度会”,解决单项课题遇到的问题,在课题间实现相互借鉴和相互启发的实际作用。

其次,开展线上项目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将项目管理动作落实到线上项目管理系统中,提高项目管理效率与效果。最后,形成预算精细化管理。将科研专项预算按创新业务领域、创新发展阶段进行逐级分解与分析,并确定当年合理的预算比例。再将上述预算比例还原到各个创新技术或项目中,实现纵向合理划分总额度,横向全生命周期管理具体技术创新的综合成本。在此基础上,单个项目制定预算执行计划,并按期督办考核。

三、改革成效

目前,北控水务集团形成了全面浓厚的创新氛围,实现了知识产权质与量的突破,并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类奖项多项;形成系列“底板技术 迭代、衍生产品”的产品体系,并成功开展首个技术发布会,在国际上及行业内获得高度评价。基于此产出的创新科技成果应用于70多项工程,服务日处理水量超过900万吨,累计节省用电约5亿度,累计节省碳源约6万吨等,带动了环保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

案例五:北京地坛医院探索疫情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实践

点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情况,迅速布局抗疫科技成果产出工作,以“全链条式”成果转化服务模式,通过优化内部程序、挖掘有潜力科技成果、引入专业化服务、深化医政产学研用融合,将创新药物“银丹解毒颗粒”迅速进行转化,打破封闭、分散的科研模式,改变科研项目与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对接不畅现象,打通了科研成果和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一、改革背景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作为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主体,其创新转化能力,不仅决定了自身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还影响着行业、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各机构也出台了相应的制度,但仍普遍存在成果转化率较低、大量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运用的问题。

二、改革做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以下简称“地坛医院”)在促进创新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落地的过程中,结合我国当前疫情防控特点及专科医院发展现状,以“全链条式”成果转化服务模式,打通从临床创新成果到产业化的环节,从转化理论走向转化实践,以地坛医院将创新药物“银丹解毒颗粒”转让给医药企业的典型案例为基础,总结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实战经验,为专科医疗机构或处于转化初级阶段的机构提供改革思路。

1.与时俱进,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地坛医院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转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形成快速联动的应急科研攻关管理体系,开辟绿色通道、院领导亲自挂帅、多渠道筹资,迅速布局抗疫科技成果产出;及时修订科技成果及转化相关制度,如在修订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中,明确了以服务“研发团队”为宗旨的转化流程、灵活的成果转化方式、研发团队占比较高的转化收益比例等;拟发布《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基金管理办法》、《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管理办法》,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具转化前景的创新项目,建立概念验证机制,细化成果转化操作流程,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抓住机遇,深度挖掘自身优势。地坛医院是一家以传染病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较之大型综合医院,专业相对单一、科技成果数量相对较少。但在当前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现的形势下,医院始终将科技抗疫将工作放在首位,同时将成果转化关注点前移。抗疫过程中,医院始终坚持中医药第一时间参与、中西医双主任查房、中西医协同救治的工作机制,挖掘临床需求,引导多学科合作。研究团队通过总结分析前期中医诊治经验,进一步优化既有处方,形成了“银丹解毒方”,并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基础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诊疗效果和重要的科学研究数据,为取得院内制剂批件、实施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医院成果转化管理团队第一时间介入,从临床需求度、技术先进度、技术创新度、技术成熟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指导团队申报专利、直接负责院内制剂批件的报批等,切实发挥全流程服务作用,积极推动成果转化。

3.引入专业化服务,补齐短板。在取得研究成果后,聘请代理机构协助申请专利直至获批,高效的完成了专利申报工作。同时,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成果进行专业评估,并将其纳入到转化谈判团队中,保证了成果的商业化价值及转化过程的合法化。由此可见,医疗机构应以成果的转移转化前景为主要标准,多维度评估筛选合作平台及商业化服务,补充专业知识短板,有效参与市场竞争,避免科技成果商业价值的损失。

4.加强“医政产学研”融合,促进创新。医疗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着成果转化资金不足、现行政策制约应急成果产出、缺乏供需沟通渠道、商用研究领域人才不足等问题。在本案例中,地坛医院依靠融合策略,迅速摆脱了转化困境,如各政府部门协同联动,开通应急科技攻关“绿色通道”,并给予政策及资金支持等;联合学院及研究机构开展验证试验;医企联合开发;医院领导及第三方指导谈判等。由此可见,在实施转化过程中,医疗机构应采取医院内部联动、外部融合的方式,携手形成合力,缩短产业化周期,推动转化工作尽快落地。

5.加强合作,深度参与后期推广。地坛医院为加快成果落地,转化管理部门积极参与“银丹解毒颗粒”的推广,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知名度及影响力,助力项目尽快落地,如撰写“百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申报书并成功上榜;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展示;参加国际类技术转移工作会路演等。

三、改革成效

地坛医院在改革实践中,运用“全链条式”成果转化服务模式成功实现成果转化,在优化内部程序、挖掘有潜力科技成果、引入专业化服务、深化医政产学研用融合以及发挥转化专业人才优势等方面积累了经验,对专科医院及转化工作较弱的医疗机构具有一定借鉴作用,为逐步打造具有医疗机构特色的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案例六:北京朝阳医院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探索医院成果转化新路径

点评:北京朝阳医院从2021年开始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每年资助额度600万元。为解决科技成果与市场脱节、转化效率低下等问题,朝阳医院围绕科技创新基金,组织科创训练营活动,通过《创新课堂》、项目路演、专家评审与指导等,提高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的质量,在项目设立之初明确更加清晰的转化路径。

一、改革背景

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涉及诸多领域和环节的系统性工作,急需一种创新的系统整合模式。医疗创新的源头主要来自临床一线,朝阳医院作为北京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有均衡的学科分布和丰富的临床资源优势,有专业特色的临床专家团队。临床专家在诊疗和研究工作中会产生诸多的创新思想和发明创造,充分挖掘、整理、评估进而顺畅地将这些创新思想变成可行的技术,作为产品转化应用到临床工作,是朝阳医院一直以来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工作之一。因此,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则是此想法照进现实的有力体现。

二、改革做法

1.通过科创训练营活动遴选优质项目,助力成果转化。为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朝阳医院于2021年度制定并颁发了《北京朝阳医院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每年给予医院内部600万的基金资助额度。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2021年组织了医院第一次科创基金的申报工作,在科创基金申报的基础上,组织了第一届北京朝阳医院科创训练营活动,旨在对优选出的项目进行辅导,梳理出更加清晰的转化路径。整个活动分为项目征集、项目梳理、专家评议、项目辅导、项目路演、授予科创基金、入选医院成果转化项目库等7个阶段进行。具体过程如下:

发布科创基金申报通知,明确了对申报人和申报项目类别的要求,经院内广泛征集,共收到68项申报书。随后,医院科研处对于征集项目按照项目类型、成熟度等指标进行分类,并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充分了解项目的内容和负责人对于项目的意愿。

组织分组汇报,邀请学科专家、技术转移机构专家、知识产权机构、企业投资人等多方机构专家对项目进行评议和筛选,每个项目均提出了针对性的评议意见。根据专家评议意见,优选出21个项目。根据专家评议意见,为每个优选项目配备导师,组织一对一的辅导,切实提升负责人对于成果转化路径的理解,为项目梳理更加清晰的转化路径,并再一次优选出10个项目参加最终的路演活动。在导师聘选中,邀请了来自中技所、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工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产业处、首都医科大学产业经营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科技孵化器等各方各面的专家。

在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的指导下,医院携手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北京市朝阳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北京市朝阳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共同举办了“第一届北京朝阳医院科创训练营、中关村‘火花’活动•OTEC全球创业赛-朝阳医院专场”活动。来自投资界、技术转移平台等机构的13位专家应邀作为本次活动的专家评委。

此外,还有临床医生、科研管理人员以及来自科技公司、投资机构等领域的负责人。10个项目围绕项目背景、市场定位、项目优势、团队构成和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和展示。

经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其中,眼科陶勇教授的《治疗眼底疾病的新型抗VEGF靶向药体系开发》、男科田龙教授的《一种克氏综合征及Y染色体微缺失联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获得本次路演的一等奖。陶勇教授本次入营的项目,是他本人继医院首例科技转化成果落地后又新研发的一个极具前景的科创项目。

2.持续跟踪,对入选项目提供科创基金等后续支持。对于科创基金优选出的项目,结合路演评审结果,医院将给与不同额度的科创基金资助。这些项目也将入选医院创新转化项目库,后期将给予一对一、针对性、持续的关注和辅助工作。

3.不断优化科创训练营活动。在2021年度科创训练营活动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朝阳医院持续开展2022年度的科创训练营活动,本次活动组织较2021年度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科创基金申报的基础上,医院拟举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二届科创训练营之《创新课堂》。该活动由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朝阳人才协会、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联合推出共计12次课程培训活动,旨在提升临床医生在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储备,围绕从科研到产品,再到市场化的过程中涉及的常见问题、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实务等内容组织的系列讲座。

截至2022年底,已收到70项的科创基金申报书,按照项目类别分为医疗器械、智能诊断、临床诊疗组。项目遴选工作将分别与相关机构和公司联合组织进行,为项目提供更加优选的平台和更加丰富的产业、金融等专业资源。

三、改革成效

创新训练营系列活动的开展、科创基金的设立,与医院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1.通过系列的创新基金的遴选、孵育和《创新课堂》的培训活动,将有助于挖掘、梳理并培育出医院有转化前景的项目,初步探索了一种医院创新转化的新方式。

2.通过院内的广泛征集、项目辅导、路演等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提高了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路径的认识,开拓了医工交叉的新渠道,在院内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氛围,为下一步创新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